本文轉自:隴東報

本報訊 (慶陽融媒記者白勇濤)連日來,鎮原縣各鄉鎮的田間地頭,機械來回穿梭進行深耕覆膜,羣衆忙着移栽苗木,農技人員現場開展技術指導,一幅農業生產忙、產業活力足的蓬勃畫面呈現眼前。

走進新集鎮新莊村的聚廣利千畝現代設施蔬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辣椒苗青翠成片,工人們正將育好的辣椒苗起苗、裝箱,準備運往各個鄉鎮。

“當前正值色素辣椒的成苗期,基地每天的用工量在150人左右,主要以新莊村及周邊鄉鎮的羣衆爲主,採取計件工資,多勞多得,每天收入在150元到200元之間。”基地負責人孫維民說。

爲提高育苗效率和苗株質量,聚廣利千畝現代設施蔬菜種植基地建成了集溫、溼、光、水、肥、氣自動控制於一體的數字化、智能化育苗中心,培育辣椒苗1.2億株,較往年供苗提前了近半個月。

爲培育壯大色素辣椒產業,鎮原縣依託聚廣利千畝現代設施蔬菜種植基地與萬噸果蔬加工廠,通過統一育苗、統一指導、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產加服銷”一體化經營模式,帶動全縣色素辣椒高效種植、高質量發展,全縣3萬畝色素辣椒的供苗移栽工作已全面展開。

針對夏季雨水相對充沛的特點,鎮原縣積極組織羣衆有序開展萬壽菊移栽工作,並組織農技人員就做好萬壽菊理墒、移栽、施肥、澆水、培土等環節,提供現場技術指導,保障羣衆種植一片、成活一片、豐收一片。

“有意願種植的羣衆,對萬壽菊的種植技術要求在不斷提高,我們也及時響應羣衆需求,積極幫助他們解決技術難題。”鎮原縣農技中心技術員許豔豔說。

爲指導羣衆科學種植萬壽菊,鎮原縣農技中心不僅派出技術人員現場進行技術指導,還和各鄉鎮技術員協同聯動,從萬壽菊種苗起苗到栽植進行全程監管,確保起苗達到標準、量足質優、栽植模式規範統一。截至目前,全縣預留萬壽菊種植地塊1萬餘畝,育苗2200萬株,發放地膜70噸、葉面肥5萬袋、殺菌劑2萬袋,已移栽萬壽菊8320畝。

爲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鎮原縣農廣校聚焦肉雞、草畜、蔬菜、蘋果、中藥材五大主導產業三年倍增的目標,開設合作社理事長、動物疫病防治、瓜菜生產、肉羊養殖、肉牛養殖、蘋果生產等專業培訓班22期,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2040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