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每日商報

只會三句英語也能拿下海外訂單 數字外貿可以很簡單

浙江啓動“活力浙商出海保效計劃”

浙江省商務廳、義烏市政府與阿里國際站發佈“活力浙商出海保效計劃”

商報記者 王彬彬

5月16日,在2024跨境浙商大會上,浙江省商務廳、義烏市政府與阿里國際站啓動發佈“活力浙商出海保效計劃”,爲包括義烏商家在內的廣大浙商提供確定性的商機保障、成交提效、人才輸送等服務體系,支持他們進一步開拓數字外貿生意。

義烏,作爲中國外貿的晴雨表,也是阿里國際站上重要的出海產業帶。數據顯示,2024年4月以來,阿里國際站上義烏的新商家數量同比增長77.5%。

義烏老闆中的跨境氛圍變得越來越濃郁。

AI時代裏的外貿 有貨就能賣全球

在義烏人稱“寶總”的陳金寶,是義烏市朵芙仿真花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跟《繁花》裏的寶總一樣,劇外這個寶總也是做外貿的。2021年,陳金寶加入阿里巴巴國際站,幹了近十年內貿的他成爲出海大軍中的一員。

事實上,陳金寶從來沒有和外國人打過交道,而在試用了阿里國際站後發現,即便英語像他這樣跟外國人說話最多三句“Hello”“OK”“Goodbye”的,也能靠國際站的AI工具把老外的訂單拿下來,而且還一年做到了2000萬的出口額。

陳金寶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上週他坐飛機出差,旁邊坐了一位老外,想去“搭個訕”看看有沒有生意可談,他就打開阿里國際站的商家後臺,輸入中文實時翻譯成相應的外語,他對着念就聊上了天。陳金寶說:“準確率幾乎是99.99%。”

另一位專門做飾品的義烏外貿老闆馮俊峯,是從傳統外貿轉型做阿里國際站的,他告訴記者,過去做傳統外貿時要自己墊資,風險很大。“最多的時候六七千萬的貨款背在身上,那種壓力是至今想起來都無法喘息的,”也正是鉅額墊資的經歷讓他感覺,“生意不能這麼做。”

於是,馮俊峯研究起了阿里國際站上的跨境生意,B2B外貿又是一門利潤高、復購高、回款快的生意,平臺有跨境物流能力,而且還能幫忙解決語言問題。現在,他80%的客戶都來自阿里國際站。如今,阿里國際站在B2B外貿領域推出的半托管模式和AI工具,又大大降低了門檻,他直呼:有貨就能賣全球。

義烏老闆們嗅覺敏銳

湧現多個“國際站小區”

義烏老闆們向來嗅覺敏銳,外貿的門檻一旦降低,自然蜂擁而至。

“我這條街上,就能找出十幾個老闆這幾年開始做阿里國際站了。”幹了近十年內貿後轉型做外貿的義烏朵芙仿真花創始人陳金寶告訴記者。阿里國際站的數據印證了他的說法,2024年4月以來,國際站上義烏的新商家數量同比增長77.5%。

義烏跨境電商協會會長徐儼也明顯感覺到義烏老闆中現在整體的跨境氛圍都更加濃郁了。根據阿里國際站聯合義烏跨境電商協會發布的“義烏出海產業帶地圖”,當地各個商家聚集的鄉鎮、街道幾乎可以說已經成了“國際站小鎮”“國際站小區”。

大塘下的機電一條街、篁園市場的服裝服飾、長春三區的汽摩配,還有“像圍巾商家聚集的福田三區、飾品老闆首選的興中小區,更不用說本身電商氛圍濃厚的北苑。”徐儼告訴記者,這些地方的商家都在大批地開始做阿里國際站。

當前,阿里國際站一年的線上成交額近500億美元,而阿里國際站支持的B2B出口規模更是達到了3500億美元,成爲中小企業出海的主力賽道。阿里國際站的AI外貿工具推出僅僅半年不到,就有1.7萬中小企業訂購使用,極簡發品、智能獲客、店鋪運營、智能報價、轉化及經營決策,經AI優化過的商品在海外的搜索量大幅提升37%。

在此基礎上,阿里國際站進一步推出半托管,用平臺積累的跨境物流、資金服務能力幫商家提供確定性的體驗,大大降低了外貿的參與門檻。義烏老闆們正在抓住新的機會,快速開啓海外更大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