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稳投资 拼创新 抓改革

——市属国企为宜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宜化集团田家河园区全景。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少军 摄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今年一季度,宜昌市属国企全力以赴稳投资、抓生产、强创新,从重大项目工地到技术实验室、从田野到车间,处处涌动开局争先的热潮。

一季度,市属国企实现营收259.48亿元、同比增长20.31%;实现利润总额18.06亿元、上缴税费21.48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26.56%、37.03%,为宜昌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强力稳投资,激发新动能

今年以来,市属国企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有效投资持续发力。

在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宜化氯碱新能源项目桩基林立、机器轰鸣,宜化20万吨/年精制磷酸、65万吨/年磷铵搬迁及配套装置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力冲刺6月装置主要建筑单体全部封顶。

升级向“新”, 转型向“绿”。宜化集团立足宜昌化工原材料资源禀赋,锚定田家河园区“主战场”,持续巩固基础产业优势,全力打造“新宜化”。

走进安琪集团白洋生物科技园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旋转起降、机械往来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这里是目前安琪集团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共包括15万吨粮食仓储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碳源基地建设项目、年产1.1万吨酵母蛋白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和年产8500吨特种酵母绿色制造项目4个子项目。

基建投资运营,市属国企是“硬核力量”。

宜昌城发集团承建的高铁新城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两纵三横”主干路网初具雏形。此外,宜昌城发集团承建的夷陵长江大桥延伸段快速化改造、儿童公园改造升级等项目建设持续升温。

宜昌东部产业新区,宜昌产投集团承建的临港大道上段、临港大道下段、松岗二路、白洋人才公寓、白洋中学等综合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火力全开,纵横交错的路网“穿针引线”,勾勒出一张活力涌动的产业地图。

在伍家岗区伍家乡,宜粮集团承建的宜昌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二期项目加速建设,将于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一季度,市属国企完成项目投资84.41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328.04亿元的25.73%。

全力拼创新,塑造新优势

在安琪烘焙与健康食品技术中心,助理工程师严子云正在进行面包防腐剂产品的应用测试。

“年初研发的生物防腐产品于5月初上市,陆续发货,目前已有100件送达客户手中。”今年以来,严子云和同事们一直在为即将上市的两款生物防腐剂忙活。

生物防腐剂是安琪切入的新赛道,与化学防腐剂相比更天然健康安全,更符合当下“清洁标签”趋势。“安琪生物防腐剂通过可食用菌种发酵,可抑制霉菌的生长与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严子云说。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安琪酵母总经理助理、研究院院长张彦介绍:“今年,安琪预计实施重大研发项目超40个,进行新产品开发超200个。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菌种选育、新食品配料研发、应用技术场景创新等方面不断深耕。”

宜昌船舶工业园枝江园区,宜昌鑫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造船平台,一艘艘建造中的船舶静卧。这里目前在建船舶12艘,其中,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2艘。

宜昌城发集团切入绿色船舶产业链赛道,投资10亿元对宜昌(枝江)绿色船舶建造基地提档升级,与枝江市政府达成合作,共同打造绿色智能船舶基地示范区,收购鑫汇船舶,纳入企业打造“船舶研发、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鑫汇船舶加快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的产学研合作步伐,在新能源、复合材料以及防腐涂装等领域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持续增加船舶制造的“含新量”“含绿量”。

“硬科技”铸造“强品牌”,宜昌市属国企坚持科技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聚力抓改革,释放新活力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宜昌市国资委加速加力、抓紧抓实各项改革任务,确保今年底前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

对照“军令状”,打好攻坚战。市国资委提请市委研究出台《宜昌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28项改革任务、2 张任务清单、12项重点项目。先后召开动员部署会、专题推进会、业务培训会等,强力推动落实。

持续完善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授权放权事项,探索实施差异化授权放权。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稳妥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设置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考核指标。探索将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健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不断延伸国资监督“手臂”。

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市国资委将支持国有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对企业创新给予“顶格”“管用”“解渴”支持,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出台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探索科技人员薪酬待遇改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