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每日商報

49起融資事件其中6起億元級

今年以來杭州生物醫藥企業吸金亮眼

商報見習記者 孟佳俊

日前,杭州錢塘舉辦了今年首場政企協商會議,圍繞“加快‘中國醫藥港’核心區建設”協商議政。作爲五大核心產業生態圈的關鍵成員,杭州生物醫藥產業正在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與強大的增長動能,也吸引了衆多投資者的關注。

據企查查統計數據,截至昨日,2024年杭州生物醫藥領域內共發生49起投融資事件,大多獲融資企業處於A輪或B輪的早期階段。公開披露數據中,6起融資規模突破億元大關,最高融資額超5億元。

創新藥備受追捧

近年來,杭州持續在生物醫藥的前沿陣地發力,其中創新藥持續受到資本喜愛。本年度以來,以天境生物、百懿藥業、羿尊醫藥、赫吉亞生物爲代表的多家創新藥杭企,成功獲得融資,其中3筆融資金額更是突破億元。

位於錢塘的天境生物憑藉其在腫瘤免疫與自身免疫疾病研究的深厚積澱,成功吸引了超5億元C+輪融資,成爲今年以來最高融資金額。該公司手握多個具有首創藥物(FIC)及同類最優(BIC)潛力的項目,並通過技術革新浪潮,領跑全球腫瘤免疫治療的領域。

同樣致力於惡性腫瘤的細胞藥物研發的羿尊生物,於4月15日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該公司獨有的CNK-UT技術平臺突破性解決細胞療法實體瘤、通用型等痛點。有趣的是,其背後投資者之一的泰瓏投資,除助力羿尊生物外,緊接着又在4月26日向專注神經系統疾病創新藥研發的百懿藥業“下注”。可見,資本界對高潛力創新藥項目的興趣。

三一創新投資管理公司的創始與管理合夥人尹正,日前在港大的分享中表示,創新藥企業發展是資本依賴型的,它的融資能力取決於企業價值。他預測認爲,在腫瘤之後,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癡呆、帕金森病)和抗衰老領域將是創新藥發展的重點賽道,或將成爲資本集聚新地。

醫療器械持續火熱

除了創新藥,其他細分賽道如醫療器械,其資本市場反應同樣火熱。開年至今,杭企在該領域發生13起融資事件,這一數字佔到了生物醫藥產業細分領域投資的較大份額。項目類型廣泛,涵蓋從內窺鏡技術到腫瘤治療的微創耗材,再到臨牀質譜儀器乃至配套試劑盒等多個領域。

英術生命科技在1月初成功完成了超億元的A輪融資。作爲國內微創醫療器械研發的佼佼者,英術生命掌握了硬性內窺鏡與一次性軟性內窺鏡的關鍵核心技術,其熒光鏡體在多項性能上表現出衆。

此外,醫療機器人領域的突破亦不容忽視,三壇醫療在今年初順利完成數千萬元的B輪融資。公司主打產品智微天眼手術導引與反饋系統,代表了骨科手術技術的前沿進展,能爲手術全程提供精細的數字化輔助決策與即時反饋,系統定位精度爲亞毫米級。

“人工智能+醫療”值得關注

隨着大型語言模型的飛速進化,公衆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潛在革命性影響充滿了期待。比如,AlphaFold 3在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的技術飛躍,不僅震撼了全球生命科學界,也爲人類描繪了AI醫療的藍圖。

就在5月13日,AI心理諮詢服務商西湖心辰宣佈完成了戰略融資,成爲大模型創業公司的“明星”。事實上,西湖心辰早已成爲資本寵兒,去年即已攬獲超億元的戰略投資。公司自主研發的西湖大模型,憑藉其卓越的情商與智商表現,正在成爲人類的AI伴侶。

與此同時,德適生物在去年年底也收穫了約億元融資。自2016年在臨平成立以來,德適生物在AI+醫療方面穩健前行,如今已成爲該領域的領軍企業。其自主研發的“細胞遺傳疾病影像智能識別與全自動化診斷平臺”,在今年也榮膺國際首臺(套)產品認證。

德適生物的投融資負責人表示,美國市場中,新一代人工智能與醫療健康產業的融合正吸引着大量資本的湧入,這股浪潮同樣在中國湧動。越來越多的企業正投身於AI醫療的深度融合探索之中,預示着2024年的下半場,中國醫療AI領域將見證一批新興企業的崛起,融資好消息或將接踵而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