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包晶晶    每經編輯 陳夢妤    

5月14日,杭州市臨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一則徵集公告引發關注。原因是,該公告透露了當地即將收購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

對此,中指研究院華東大區常務副總高院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過去一段時間,鄭州、長沙、南京等多個核心城市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住房‘以舊換新’,進而消化存量房產。此次杭州市臨安區推出的政策,一方面是對盤活存量、去庫存的有益嘗試,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對公共租賃住房的供應支持。不過,本次收購房源規模較小,總套數預計在200套以內,對於當前臨安積壓的大量庫存,不能形成有效緩解,但爲以後或將出臺‘以舊換新’等盤活存量的政策,打下了基礎。”

基本收購單位是整幢樓

就具體內容來看,上述公告詳細列舉了被收購商品房的門檻:要求房源位於杭州市臨安區範圍內,整幢樓作爲基本收購單位,且單套建築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同時,房源需搭配一定比例的車位,房源待售車位數量滿足配比條件,即60平方米(含)以下的每套按0.6個車位比例配置,60平方米以上的每套按1.0個車位比例配置。

公告還指出:本次收購房源面積原則不超過10000平方米,現房或一年內具備交付條件的期房,最終收購面積按區政府審議通過的《關於收購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的具體實施方案》執行;報名後供應商不得對提供的房源再進行銷售;報名後採購人對報名項目委託第三方開展盡職調查、風險評估及價格評估,費用由採購人承擔。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相關部門求證具體信息,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供應商必須保證整幢樓出售,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目前正在建設中的項目,能夠保證在一年內完工的,纔可以報名,同時(我們)也會派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對一年內能否交付進行調查。”

房企稱收購“門檻”較高

對於此次收購的條件,記者採訪杭州當地房企時瞭解到,對企業來說,“整幢樓單套面積均不超過70平方米”這一要求比較高。

有房企人士就向《每日經濟新》記者表示:目前,其在售項目要達到收購“門檻”,有一定難度。

房天下的數據顯示,目前,臨安在售商品房項目17個,其中僅有榮上青雲府、天目觀山月、柏源晶舍、桃語春福裏、佳源錦盛裏等5個項目有低於70平方米的戶型。

其中一個項目的工作人員表示,其印象中,整個杭州都很少有這樣70平方米戶型的項目,新開工的項目90平方米戶型都少了,即使有70平方米及以下的房源,也是和邊套大戶型的組合,很少會有整幢70平方米的設計。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國資或地方政府收購庫存類住宅,來充當其他用途住房,各地都有創新,也在進行各種試點。此次臨安收購後用於公租房具有特殊性:一方面,過去,公租房基本上是政府自己建設或房企配建的,現在這樣操作,以後類似配建的要求會減少;另一方面,以往收購的房源大多用於保障性租賃住房,從分類來說,保障性租賃住房更偏‘租賃住房’角色,而公租房則是更注重‘保障房’角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