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新疆伊吾縣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民警六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服務羣衆

大漠戈壁上的忠誠守望(新時代·面孔)

本報記者 蔣雲龍

派出所民警和羣衆在一起唱歌。

張 輝攝

派出所民警在向老人介紹一鍵呼救器的使用方法。

普拉提攝

核心閱讀

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哈密邊境管理支隊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民警紮根大漠戈壁,克服嚴酷的自然環境,60年來,他們接力傳承,盡職盡責守衛邊疆,全心全意服務羣衆,幫助當地羣衆解決難題、發展產業。

下馬崖的風硬得很,呼嘯而至,砸得人臉上生疼。下馬崖的日頭烈得很,撲面而來,晃得人睜不開眼睛。狂風烈日下,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哈密邊境管理支隊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駐守在此。

1964年下馬崖邊防派出所成立,1980年轉爲武警部隊,2019年轉隸爲人民警察,60年來,先後有300多名年輕人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吾縣下馬崖鄉。他們盡職盡責守衛邊疆,全心全意服務羣衆,留下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乾的事兒不同,但都是爲了解決羣衆的急難愁盼”

戈壁灘上,夏日有高溫暴曬,冬季有寒風冰雪。民警何春明的故事,從一個寒冷的冬日說起。

那天,何春明抱着一個裝滿污水、堵塞嚴重的馬桶,放在空地上,操起高壓水槍一通沖洗,雙手被濺起的水花凍得通紅。“下馬崖是個小地方,全鄉只有400多人,距離縣城48公里。鄉里沒有物業,更沒有修理鋪。當時,吾尤甫老人家裏的馬桶堵了幾天,實在沒辦法,纔給我打了電話。”何春明說。

36歲的何春明以前在部隊做過司務長,水電維修技術他很熟悉。剛到派出所工作時,他還年輕,和羣衆打交道,心裏直打怵。“我怕和他們說不到一塊去。”何春明說,和村民接觸下來,他發現,遇到漏水斷電之類的事,當地沒有人會維修,這給羣衆生活帶來不便。

“這是我的長處。”於是,何春明自購工具,主動上門服務,修燈泡、補水管、通馬桶……後來,他還學會了維修農機,工具也越買越多。派出所甚至騰出一個小房間給他做工具庫房,還組建了一支紅旗黨員服務隊。

“通過細心周到的服務,民警拉近了和羣衆的距離。”派出所教導員張亮指着一臺老式手搖補鞋機說,“以前,我們的民警有扛着補鞋機入戶的,有幫羣衆送郵件的,有替羣衆交話費的……乾的事兒不同,但都是爲了解決羣衆的急難愁盼。”

95後民警蔡振鍇是何春明的徒弟,城裏出生的他從小沒幹過農活、沒見過放牧,更不懂維修。“我就跟着何師傅學。”蔡振鍇說,有一次何春明休假,村民娜孜古麗·塔伊爾給他打來電話求助,稱家裏的馬桶堵住了。扛着師傅的工具,他幫村民疏通了馬桶,還做好防水補膠。

忙了一上午,蔡振鍇累得直不起腰,用沾滿膠水的雙手拎着工具箱回到派出所,可心裏卻美滋滋的。

“老水車開進了陳列館,但老水車的精神傳承了下來”

一揮手,警車停在了身邊。阿卜杜瓦依提·爾格乃老人和民警們打起招呼,“捎一段,到衛生院停。”

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的巡邏車,就像一輛鄉村公交車。着急辦事的村民、到醫院看病的老人,順道搭個便車,民警和村民都早已習慣。

“我們是同飲一碗水的家人,沒人會見外。”張亮說。多年前,下馬崖缺水,羣衆飲水得去12公里外的坎兒井拉,一來一回,需要3個多小時。“但拉回來的水,前輩們都會推着一輛平板車,主動送給困難羣衆和孤寡老人。”張亮說。

一送就是快40年。2003年,全鄉建成安全飲水工程,那輛老水車才光榮“退役”。“老水車開進了陳列館,但老水車的精神傳承了下來。”張亮說。

村裏沒有理髮店,派出所開了個愛民理髮室,民警提供免費服務。這項服務已經延續了12年,每週都有老人和孩子來理髮,深受羣衆歡迎。

在理髮室隔壁,還有兩間活動室。“村民們去地裏幹活,孩子沒人管,就帶到派出所來。”張亮說,“我們整理出兩個房間,讓小一點的孩子搭積木、盪鞦韆、玩滑梯;大一點的,民警教他們畫畫寫字,有時還請老師過來給孩子們上興趣課。”

“民警娃娃們好着呢。我們需要啥,他們就幹啥。以前缺水,他們送水;以前沒路,他們修路,時時惦記着我們。”阿卜杜瓦依提·爾格乃說。

“下馬崖的羣衆好着呢。我們付出的只是一些勞動,他們的真誠和熱情,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民警。家裏瓜果熟了,他們都會想到我們。做了好菜好飯,生拉硬拽也要把我們請上桌。”張亮說。

“尕娃子長大了,要做和叔叔們一樣的人”

下馬崖鄉土生土長的祖農·薩依提記得,小時候每到農忙時節,都會有一羣戴着大蓋帽的叔叔來家裏幫忙幹活。母親經常跟他說,“尕娃子(西北方言,意爲“小孩子”)長大了,要做和叔叔們一樣的人。”

如今,祖農·薩依提成了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和前輩們一樣,他也經常扛着鋤頭,到鄉親們家裏幹農活。“冬天冷,葡萄藤埋在地下,開春要挖出來掛到架子上。到了夏天,纔會有滿架子的葡萄。幹活時可得小心,不能把藤挖斷了。”幹起農活來,祖農·薩依提成了行家裏手。

G7京新高速公路開通後,偏僻的下馬崖鄉成了許多人到新疆旅遊的第一站。鄉親們開民宿、辦餐館,逐漸走上了致富路。“我們幫村民美化庭院、種植修剪葡萄藤,還幫忙出主意,現在民宿生意越來越好。”祖農·薩依提說。

近年來,爲了讓下馬崖人過上好日子,派出所既主動出謀劃策,又提供各種便民服務。幫村民的皮牙子定製包裝箱,推銷到哈密去;引進特色果木,免費發放樹苗;開起“愛心饢店”,建立“哈密瓜物流站”……如今下馬崖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人均年收入增長到4萬元左右。

“這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的榮譽。”張亮說,派出所連續7屆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21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2年還獲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戈壁灘的氣候,一如既往的惡劣。年輕的民警們激情澎湃,大聲唱着所歌:“下馬崖的戈壁呀,黃沙飛揚,警營門口的那棵白楊,深深紮根在我的心上。這是我忠誠的忠誠的守望,青春熱血是我男兒的臂膀。這是我堅貞的堅貞的信仰,親民愛民給予我無窮的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7日 11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