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周明丽 通讯员 储 涛

5月14日,南湖—遂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推进会在遂昌举行,总结2023年度两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推进情况,对2024年工作计划作探讨交流。两地还进行了新一轮的部分合作签约,并实地考察了共建的共富产业园项目、企业管理服务项目。

多个制造业项目稳步推进;两地产业链对接愈加充分;随着数字化改造帮扶项目、企业精益管理赋能服务项目的实施,获益企业喜讯频传……随着南湖—遂昌产业结对“共富号”的高速行进,两地制造业发展奏响了激动人心的奋进曲。

两地产业合作迈向“深水区”

去年,南湖—遂昌成功列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财政专项激励名单,一年来,两地不断深化协作,奋力打造携手共富示范标杆。

推进会上,与会人员参观了两地共建的产业促共富重点项目——南湖遂昌竹产业共富产业园。该园区占地79亩,已经初现雏形,自去年9月开工以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3.6%。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23亿元,主要生产毛竹深加工产品,为新能源电池生产提供基础原材料,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可为当地竹农增收2.25亿元/年。

在遂昌县,一批带有“南湖”关键词的产业项目在春风里蓬勃生长。

得益于南湖基金小镇优势,一批基金募投合作项目在遂昌开花结果。总投资60亿元的浙江开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7.5GWN型高效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成功落地,目前正在项目审批中;总投资8亿元的宇恒电池3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正在建设主体厂房,总投资3亿元的宇恒电池1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已试生产。

在特钢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两地资源得到更精准匹配,推动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项目。南湖的东方特钢与遂昌的永上特材协作实施特钢新材料产业链合作项目,去年完成采购订单超8000万元,今年将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协作政策;南湖的卫星化学与遂昌的南力开展高分子化学丙烯酸及酯产业链合作项目,预计合作金额超5000万元。

两地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共享的链条也更紧实。通过建立政府搭台、企业衔接的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南湖的东方特钢、亚特电器、宏丰机械等重点企业赴遂昌开展产业对接洽谈活动,去年一年签订合作意向协议5份。

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和重点创新类项目,2023年度南湖区使用该专项资金扶持企业67家、项目74项。

此次推进会现场,两地又签约2个新项目,一是南湖区帮助遂昌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二是遂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南湖区凤桥镇签订共富科创产业基地合作协议,将在招商引资、企业对口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互动。

携手共富“尽我所能、不负所托”

在浙江双彩新材料有限公司现场,与会人员看到了企业精益管理赋能服务项目带来的喜人改变。

去年,浙江精益企管集团为遂昌规上企业开展降本增效管理提升诊断与实施指导,截至今年5月10日,已完成40家企业的诊断和18家企业的诊断需求预诊断,有10家企业实施了精益管理标杆建设项目。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多家企业实现了营销额增长、利润增长、成本降低、资金占用减少、运营周期缩减、不良率降低等目标。

浙江双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服务落地是其中一个经典案例。该公司按照专家诊断方案开展精益运营管理改善执行,在没有增加设备和人员的前提下,销量和产出量分别提升25.49%和111.3%,(下转2版)

(上接1版)

产品合格率从65.2%提升到97.8%,人均产出率提升91.2%,企业数字化系统应用也逐渐完善。精益管理赋能服务效益持续显现,预计在今年12月前该公司产品质量合格率能达到99.5%,企业效益相比改善前预计提升200%。

浙江鸿浩科技有限公司销量同比提升30%,成本降低20%,客诉连续4个月为零;浙江翱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区面貌从脏、乱、差,变成现代化的美丽规范工厂,生产能力提升40%;浙江佳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前4个月销售量提升180%……推进会上,来自遂昌企业的好消息很多。今年,南湖区预计再帮助完成80家企业的正式诊断,完成遂昌规上工业企业诊断服务全覆盖及10家企业精益管理标杆建设项目。

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在推动创建工作中,南湖区一直秉持“尽我所能 倾我所有”的理念,努力做到“不负所托”。南湖区还与遂昌县探索招商共享服务机制,已向遂昌县引荐了钠电新能源材料项目等4个项目。下一步,在做强产业链、做优创新链、做精服务链上,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依托南湖区科创优势、基金小镇优势等,全方位为遂昌赋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