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嘉興日報

■記者 周明麗 通訊員 儲 濤

5月14日,南湖—遂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結對促共富示範創建推進會在遂昌舉行,總結2023年度兩地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結對促共富推進情況,對2024年工作計劃作探討交流。兩地還進行了新一輪的部分合作簽約,並實地考察了共建的共富產業園項目、企業管理服務項目。

多個製造業項目穩步推進;兩地產業鏈對接愈加充分;隨着數字化改造幫扶項目、企業精益管理賦能服務項目的實施,獲益企業喜訊頻傳……隨着南湖—遂昌產業結對“共富號”的高速行進,兩地製造業發展奏響了激動人心的奮進曲。

兩地產業合作邁向“深水區”

去年,南湖—遂昌成功列入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結對促共富示範創建財政專項激勵名單,一年來,兩地不斷深化協作,奮力打造攜手共富示範標杆。

推進會上,與會人員參觀了兩地共建的產業促共富重點項目——南湖遂昌竹產業共富產業園。該園區佔地79畝,已經初現雛形,自去年9月開工以來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3.6%。該項目計劃總投資3.23億元,主要生產毛竹深加工產品,爲新能源電池生產提供基礎原材料,項目達產後年產值可達5億元,可爲當地竹農增收2.25億元/年。

在遂昌縣,一批帶有“南湖”關鍵詞的產業項目在春風裏蓬勃生長。

得益於南湖基金小鎮優勢,一批基金募投合作項目在遂昌開花結果。總投資60億元的浙江開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7.5GWN型高效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成功落地,目前正在項目審批中;總投資8億元的宇恆電池3GWh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項目正在建設主體廠房,總投資3億元的宇恆電池1GWh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項目已試生產。

在特鋼新材料、精細化工等領域,兩地資源得到更精準匹配,推動了一批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項目。南湖的東方特鋼與遂昌的永上特材協作實施特鋼新材料產業鏈合作項目,去年完成採購訂單超8000萬元,今年將進一步優化產業鏈協作政策;南湖的衛星化學與遂昌的南力開展高分子化學丙烯酸及酯產業鏈合作項目,預計合作金額超5000萬元。

兩地產業鏈上下游對接共享的鏈條也更緊實。通過建立政府搭臺、企業銜接的常態化供需對接機制,南湖的東方特鋼、亞特電器、宏豐機械等重點企業赴遂昌開展產業對接洽談活動,去年一年簽訂合作意向協議5份。

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生命健康產業項目和重點創新類項目,2023年度南湖區使用該專項資金扶持企業67家、項目74項。

此次推進會現場,兩地又簽約2個新項目,一是南湖區幫助遂昌規模以上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全覆蓋,二是遂昌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與南湖區鳳橋鎮簽訂共富科創產業基地合作協議,將在招商引資、企業對口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互動。

攜手共富“盡我所能、不負所托”

在浙江雙彩新材料有限公司現場,與會人員看到了企業精益管理賦能服務項目帶來的喜人改變。

去年,浙江精益企管集團爲遂昌規上企業開展降本增效管理提升診斷與實施指導,截至今年5月10日,已完成40家企業的診斷和18家企業的診斷需求預診斷,有10家企業實施了精益管理標杆建設項目。通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多家企業實現了營銷額增長、利潤增長、成本降低、資金佔用減少、運營週期縮減、不良率降低等目標。

浙江雙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服務落地是其中一個經典案例。該公司按照專家診斷方案開展精益運營管理改善執行,在沒有增加設備和人員的前提下,銷量和產出量分別提升25.49%和111.3%,(下轉2版)

(上接1版)

產品合格率從65.2%提升到97.8%,人均產出率提升91.2%,企業數字化系統應用也逐漸完善。精益管理賦能服務效益持續顯現,預計在今年12月前該公司產品質量合格率能達到99.5%,企業效益相比改善前預計提升200%。

浙江鴻浩科技有限公司銷量同比提升30%,成本降低20%,客訴連續4個月爲零;浙江翱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廠區面貌從髒、亂、差,變成現代化的美麗規範工廠,生產能力提升40%;浙江佳禾竹業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前4個月銷售量提升180%……推進會上,來自遂昌企業的好消息很多。今年,南湖區預計再幫助完成80家企業的正式診斷,完成遂昌規上工業企業診斷服務全覆蓋及10家企業精益管理標杆建設項目。

真心實意、真金白銀、真抓實幹。在推動創建工作中,南湖區一直秉持“盡我所能 傾我所有”的理念,努力做到“不負所托”。南湖區還與遂昌縣探索招商共享服務機制,已向遂昌縣引薦了鈉電新能源材料項目等4個項目。下一步,在做強產業鏈、做優創新鏈、做精服務鏈上,雙方將繼續深化合作,依託南湖區科創優勢、基金小鎮優勢等,全方位爲遂昌賦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