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北京豐臺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

政務服務更高效 羣衆辦事更便利(高效辦成一件事)

本報記者 潘俊強

前不久,準備註冊新公司的顧先生走進北京市豐臺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把身份證放在一臺機器的讀卡區,隨後跟着指引點擊屏幕,不一會兒,新辦理的營業執照的正本和副本便被全部打印出來。“以前,辦這種事要跑好幾個地方。現在,只要跑一次就可以把工商、稅務、社保、醫保等事項全部辦完,十分方便。”顧先生說。

爲更好解決企業和羣衆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近年來,豐臺區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區23個專業分中心、45個部門的15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都可以在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一站式完成。尤其方便的是,辦事羣衆不用帶任何證件,只需通過已經綁定的人臉授權,調取自己的身份證、駕駛證、社保卡、不動產登記證等證照,就能實現交通運輸、衛生健康、房產交易等30多種事項“材料免提交”。

豐臺區人口多、經營主體多,爲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豐臺區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升行政效能,將各部門業務全部聚合至“一門”辦理,建立政務服務“集成辦、即刻辦、定製辦”機制,20個涉企“一件事”在政務服務中心一次就能辦好,而且無需預約、預審、網籤,即來即辦、當日辦結。對重點企業,還開通綠色通道,爲其提供政策直達、資源共享的全區域、全流程幫辦服務。

“我今年剛畢業,對證照辦理、政策福利等情況都不太瞭解,來到政務服務中心的‘青年創新創業會客廳’,享受到了專門的政務專員服務,所有疑問都能得到一對一的耐心解答。”第一次到豐臺區政務服務中心諮詢創業政策的小王說。

爲了讓羣衆少跑腿,以前需要往返才能完成的京津冀18個地區的88個政務服務事項,也能在豐臺區實現“跨省通辦”。

前不久,北京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事務部河北專員匡思洋通過“跨省通辦”專窗,提交了保定市食品經營許可證“一證通用”資格申請材料,併成功拿到了市行政審批局的同意批覆,這成爲豐臺與保定首個異地線下代收代辦模式跨省辦結的業務。

從頒發全國首張個體電商轉實體營業執照、上線北京首個互聯網企業服務平臺,到落地北京首例商業辦公類“交地即交證”……三年來,豐臺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吸引越來越多外資及項目落地。

2023年,豐臺區新設經營主體2.13萬家,同比增長32.2%;新增世界500強及其子公司30家,同比增長130%。據統計,自2021年4月正式運行至今,豐臺區政務服務中心已接待471萬餘名前來辦事的企業、羣衆,辦好322萬餘項審批事項。

作爲北京市首個集政務服務、黨羣活動、文明實踐、公共文化、金融服務、公共法律、公共資源交易於一體的綜合城市空間,豐臺區政務服務中心除了爲羣衆提供“一門通辦”政務服務外,還有法務、公證諮詢、政策解讀會等便民服務。羣衆在政務服務中心辦事之餘,還可以到讀書角看看書,欣賞書法、美術、攝影等藝術作品,甚至有專門的電影日。

“我們要繼續提升服務水平,打造一個有國際範、文化韻、煙火氣的‘政務會客廳’,讓羣衆可以在這裏舒適地讀一本書、品一杯茶、籤一單生意、辦成一件事。”豐臺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局長劉楣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7日 11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