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小微盤股“神基”們如今可安好?

2022年,金元順安元啓靈活配置混合以35.60%的年度收益率在震盪市中“一戰成名”。隨後,市場上湧現出越來越多金元順安元啓的“平替”產品,這些“神基”用極度分散持倉、押注小微盤股的策略在2023年交出不俗成績單。但好景不長,今年初小微盤股遭遇重挫,A股市場也經歷顯著的風格切換,重倉小微盤股的基金產品淨值回撤明顯,規模變動劇烈。

小微盤股是否仍然是一條值得押注的賽道?相關產品的最新持倉報告似乎給出了答案。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之前一直重倉小微盤股的部分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已經出現了中大市值風格的股票。當然,也有不少基金的思路並未發生太大變化,選擇堅守小微盤股不動搖。

● 本報記者 魏昭宇  

小微盤股策略悄然生變

2023年,多隻“神基”的名字頻頻現身螞蟻財富、天天基金等各大平臺的基民討論區。喫到“神基”紅利的基民曬出截圖,炫耀自己的產品淨值迭創新高。投資者賦予這類基金許多關鍵詞:“專注小盤股”“偏愛低價小票”“主觀+量化”“分散持倉”等。

但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不少曾經的“神基”,如今已經轉變了投資方向。以較早瞄準小微盤股賽道的金元順安元啓靈活配置混合爲例,2020年至2022年,該產品連續三年的年度收益率突破30%。從其過往持倉情況看,自2020年四季度至2023年四季度,該產品的重倉股幾乎全部是小微盤股。但最新的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元順安元啓靈活配置混合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有8家公司市值均超過200億元,僅有第十大重倉股川環科技的市值在百億元以下。其重倉的天孚通信賽輪輪胎、衛星化學等公司的市值均超過500億元。

另一隻曾經與小微盤股賽道漲幅一致性較高的國金量化多因子的選股方向也在一季度發生變化。去年三季度末,國金量化多因子因其在震盪市場下較好的業績表現,規模最多超過120億元。在1月末小微盤股大幅調整的背景下,國金量化多因子淨值回撤明顯,其規模在一季度末已下滑至50.47億元。一季報顯示,不少傳統能源、銀行等高股息品種進入了國金量化多因子的重倉名單,其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爲中國石油、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平安銀行、中國石化、北京銀行、國泰君安、渝農商行、新鋼股份、中國神華。而在去年年末,國金量化多因子的前十大重倉股中,部分品種的市值不超過50億元。

當然,並非所有小微盤股“神基”的策略都發生了較爲明顯的轉向。以招商量化精選股票爲例,截至一季度末,該產品前十大重倉股中,仍然有超過一半的品種市值低於50億元,其餘重倉股的市值也徘徊在100億元附近。再以中信保誠多策略混合(LOF)爲例,儘管貴州茅臺成爲一季度末的新進重倉股,但其餘9只重倉股的總市值均低於30億元。這與基金經理江峯此前一直看好小微市值賽道的市場觀點基本一致。

調倉原因各異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金元順安元啓靈活配置混合最新披露的一季報發現,基金經理繆瑋彬並未在一季報中對選股策略的轉向做過多解釋。他表示,良好的外部經濟增長帶動我國出口需求企穩回升,對我國經濟增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依然堅定看好股票資產,倉位保持在中高水平並有所提高,堅持分散化投資,在股票和行業選擇上加大對持續盈利能力表現良好的公司的配置力度,同時兼顧配置具有一定性價比的低估值品種。”

國金量化多因子的基金經理姚加紅、馬芳則在一季報中表示:“產品一季度波動幅度較爲明顯,與市場環境的劇烈波動和相對頻繁切換有一定關係。量化策略是不斷儲備和迭代優化的過程,經歷了此次市場波動後,基金管理人對風險模型進行了迭代優化,預計一定程度上或會收縮極端市場環境下的淨值波動範圍。”

此外,馬芳也在社交媒體平臺對近期操作做出了具體解釋。“大家之所以會把萬得微盤股指數的漲跌跟國金量化產品的漲跌關聯起來,是因爲從2022年開始,微盤股出現了一定的市場機會,並被量化策略捕捉,因此所體現出的現象就是,國金的量化產品在微盤股上會有較高的參與度。”馬芳表示,“但是,今年以來,隨着微盤股風險的提升,國金量化產品也根據市場情況逐步降低相關風險暴露。”

“2024年一季度對聚焦小微盤股投資的基金來說是較爲艱難的時刻,市場波動顯著增大,小微盤股大幅下跌,導致部分相關基金短短數日之內就將數年累積的收益歸零,投資者持有體驗較差。”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相關研究人士表示,“經歷此次市場波動後,部分基金轉向中大市值股票,可能是基金管理人對策略模型進行了迭代更新,進一步強化了風險控制的重要性,並在特定階段對風格因子進行了適當的約束和調整,以適應更復雜的市場環境,提高持有人持有體驗,力求爲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的回報。而一些沒有調倉轉向的基金,可能是出於對小市值風格的信仰,或是產品本身就是定位於小市值風格。”

比如,招商量化精選股票的基金經理王平在一季報中表示,並沒有調整策略的計劃,“策略出現了歷史最大回撤,但是在流動性風險解除後,策略的超額收益進行了快速修復,符合我之前的判斷,目前策略的超額收益創出年內的新高,後續我依舊沒有調整策略的計劃”。

此外,在盈米基金研究員譚瑤看來,相關產品策略調整除了出於規避風險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因爲基金經理意識到經過長期的調整,優質龍頭公司的估值已經調整到合理水平,可能迎來風格迴歸。更注重基本面和企業業績的基金經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會更加傾向於選擇穩健的投資策略。

激辯風格切換

行至當下,市場風格是否會迎來切換,不少業內人士都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譚瑤認爲,A股市場每一輪大小市值風格持續時間在3-4年,目前小市值風格自2021年初以來已經持續3年時間,時間上已經接近風格轉換的節點。另外,今年以來私募量化加速出清,小微盤股指數跌幅明顯,隨着監管更加完善以及市場流動性湧入,大市值風格可能逐漸迴歸。

從年內表現來看,萬得大盤股指數表現遠遠好於萬得微盤股指數。“經濟正在穩步回升,市場有明顯的企穩跡象。”有業內人士提到,新“國九條”發佈後,低估值、基本面過硬、注重投資者回報的優質龍頭股將迎來更多配置良機。

在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分析人士看來,隨着經濟復甦,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強,大中小盤股票都將受益。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未來小市值風格繼續佔優的概率較大,但也可能存在風格切換的可能性。公司規模較小,信息透明度相對較低,小市值公司股價更容易受到市場情緒和投機行爲影響,從而帶來更高的波動性和潛在收益。此外,小市值風格在前期遭遇大幅回撤後,部分資金選擇撤離,有效地緩解了交易擁擠度。同時,一部分具有基本面支持的小市值公司顯現出較高的配置性價比,爲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機會。因此,小市值風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會繼續受到市場的關注。在經濟復甦階段,大市值公司由於具有更強的盈利能力和穩定性,可能會受到更多機構投資者的青睞。總體來說,對於小市值風格和大市值風格的賽道,投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選擇和配置。

江峯近期表示,對中小市值策略始終保持樂觀態度。“我對中小市值企業的關注是一如既往的,不會因爲短期行情的波動而盲目改變投資策略。”江峯表示,“目前來看,中小市值目前的估值還在較低位置。4月財報季結束後,結合日曆效應和產業催化,預計中小市值股票5月、6月、7月、8月的表現或將較4月有所提升。此外,在宏觀層面上來看,在新興產業爆發期或者經濟走向復甦時,中小市值板塊的業績彈性往往更大,相對佔優的格局有望延續。”

此外,江峯還表示:“我個人理解新‘國九條’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中小市值公司長期發展,簡言之就是‘前排的同學繼續加油,後排的同學要努力上進’。我在梳理年報和一季報的時候,明顯發現中小企業的分紅案例增多了,企業的分紅積極性提高了,這有利於估值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