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馳(知名投資人)

最近幾年,量化投資在A股大行其道。但其實量化策略自20世紀80年代逐漸興起以來,一直備受爭議和批評。首先,量化投資通常需要複雜的算法和高速交易技術,這爲大型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優勢,而普通散戶則難以與之競爭。這種技術和資金的不對稱性,導致了市場制度的不公平,加劇了市場的不平等性。此外,量化策略的高頻交易和算法驅動的交易行爲,可能在短時間內對股價產生劇烈影響,這使得散戶投資者難以跟上市場節奏,容易在市場波動中遭受損失。從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到今日,量化投資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制度性門檻與不公平,以及對散戶的“收割”等批評從未中斷。

更重要的是,現在媒體跟風,熱捧頭部量化,讓很多普通投資者把量化投資當成了一種“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實際上,一旦發生踩踏,很多量化產品跌起來更是摧枯拉朽: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以數量模型爲驅動,在前4年裏創造了每個季度都盈利、最大回撤不到3%的奇蹟。然而,俄羅斯違約的黑天鵝讓它措手不及,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裏暴跌超過90%。若不是美聯儲及時出手救助,甚至有可能引發一場金融危機。無獨有偶,2012年騎士資本因爲自身系統交易故障,無厘頭地瘋狂買進賣出,交易量佔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量的17%,引起了市場巨大的波動。這些交易最後給騎士資本帶來4.6億美元的損失,公司直接瀕臨破產,股價2天之內暴跌近八成。可見,量化類產品,風險並不見得低。

量化投資不僅風險未必低,收益也未必高。2005年,巴菲特向全美基金經理發起挑戰,他認爲投資幾乎沒有管理費用的標普500指數基金,收益率將超過任何扣除手續費後的對沖基金組合。賭約提出三年,整個華爾街靜寂無人應戰。直到2017年一名叫泰德的年輕基金經理站了出來,他選擇的投資標的是5只母基金,這5只母基金投向市場非常優秀的100多隻量化對沖基金。但很遺憾的是,最終標普500指數基金投資獲得了7.1%的實際年複合增長率,而泰德的對沖基金組合只獲得了2.2%的實際年複合增長率。由此可見,量化對沖產品的收益,對比指數也沒有特別大的優勢。

巴菲特賭約事件,讓指數投資受到熱捧。但是,這些年在A股堅持投資指數基金的人,其收益必定難以讓人滿意,畢竟中國的股指已經在3000點徘徊十幾年了。究其原因,可能在於中國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中國用了40年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200年的工業化歷程,產業變遷日異月殊。而指數的成份股往往代表着市場上的“舊勢力”,它們包含了許多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的公司,這些公司在特定時期內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但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它們可能不再是增長的領頭羊。相比之下,真價值投資者則像是一羣敏銳的獵人,他們能夠捕捉到新興生產力的脈搏,挑選出那些能夠引領行業變革、技術革新的公司。這些公司可能在指數中默默無聞,但卻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真價值投資的靈活性,就像是在股市的賽道上,隨時可以抓住機遇變道超車。他們不受指數成份股的限制,可以自由選擇那些真正具有創新能力和成長潛力的股票。這種靈活性,讓他們在市場風格轉換時,能夠迅速做出反應,抓住每一個成長的機會。萬科、茅臺、寧德時代、賽力斯……在A股的不同時期,這些優質的上市公司股票,因契合時代的風口與賽道,給敏銳抓住它們的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此外,主觀投資還意味着能夠深度挖掘和利用市場非理性行爲造成的機會。在市場情緒的波動中,主觀投資者可以利用自己的判斷力,在市場低迷時買入被低估的資產,在市場過熱時賣出高估的股票。而指數投資則無法避免地會隨波逐流,無法利用市場的非理性波動。所以,在中國的主觀多頭產品,往往能跑贏指數。站在當前的時間點,我們認爲一場結構性大牛市正在徐徐展開,未來指數投資必定又跑輸給價值投資。

最後,謹向投資者們呼籲:讓我們一起洞悉時代脈搏,挖掘時代潮流的牛股,用我們的慧眼和智慧,實現超越市場的收益。請記住,投資就像是一場漫長的旅行,帶着智慧和信心上路,會讓旅途更加愉快。讓我們一起,成爲投資界的“時代獵人”,在股市的海洋中,乘風破浪、收穫滿滿的財富吧!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