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嘉悅

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堅實的機構力量。《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強調“支持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私募資管業務穩健發展,提升投資行爲穩定性”,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也發佈了《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下稱《運作指引》),明確了下階段私募基金的發展方向。

中基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20.29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規模爲5.51萬億元。而在5年前(2019年3月底),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僅爲12.79萬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規模僅爲2.1萬億元。

作爲資本市場愈發重要的機構力量,私募基金未來該如何提高投資穩定性,進一步護航資本市場行穩致遠?

業內人士認爲,新“國九條”賦予了私募基金行業更大的責任和使命。下階段,私募管理人須堅持以投資者利益爲先,提升專業化和機構化水平,夯實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開發更多以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爲核心的產品,強化風險意識與風控能力,在承擔責任中發展壯大。

首先,私募基金行業須正本清源,構建“以投資者利益爲先”的行業文化。私募基金行業當前仍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小、亂、散、差”業態較爲明顯,後續私募管理人應恪守信義責任,加強合規建設,朝着建設一流投資機構的方向努力。

星石投資表示,當前行業正處於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邁進的重要轉折期。私募基金要重新審視並不斷優化自身的合規風控體系,在可能引發投資者利益衝突的關鍵環節和流程上,堅持以投資者利益爲先。如在投資管理環節,重點嚴守“三道紅線”,即防範老鼠倉、內幕交易、操縱市場,並通過壓實各關鍵崗位的主體責任、完善股票池制度、隔離敏感信息、加強交易監控等方法來落實制度要求,提升投資穩定性。

其次,打鐵還需自身硬,私募須不斷學習、進化,以穩健的中長期業績引導投資者長期投資。《運作指引》在銷售、投資和業績報酬設定等方面作出新的規定,引導管理人加強長期投資能力建設。接下來,私募管理人應圍繞長期理念進行投研體系的搭建和完善,靈活運用投資工具,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重陽投資總裁湯進喜認爲,經歷過此前的快速發展,私募基金未來應該做有格局、有能力、有影響的投資機構。具體而言,有格局是要堅持投資者利益優先的價值觀,踐行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有能力是要有卓越的投資管理和風險管理能力,能夠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給投資者提供合理的長期回報,發現、培育偉大公司;有影響則是有積極、正面的市場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引領正確的投資導向和文化導向。

最後,提高產品創新能力,吸引海外長錢。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資金端的穩定性是私募長期投資的重要基礎,因此,私募管理人可以通過費率創新、產品結構創新等方式,提高投資人長期持有的意願。同時,在外資增配中國資產的需求下,“出海”募集長錢亦是未來私募行業的趨勢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數家頭部私募的香港關聯公司獲得了香港證監會頒發的資產管理牌照。截至5月14日,已有超過20家頭部私募“出海”佈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