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賀覺淵 孫璐璐

今年以來,反映貨幣供應量的廣義貨幣(M_[2])和狹義貨幣(M_[1])同比增速呈現緩慢下滑走勢。至4月末,M_[2]同比增速較上月下滑1.1個百分點,M_[1]同比增速較上月下滑2.5個百分點轉負,除有效需求不足、存款向金融市場“分流”、治理“資金空轉”等因素外,金融業增加值季度覈算方法的優化調整作爲“新變量”受到業內關注。

作爲觀察金融業運行和影響國民生產總值的重要指標,金融業增加值季度覈算方法在當前時點調整有何深意?其將帶來“短期擾動”還是系統性變革?圍繞這些問題,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學者。

從關注存貸款規模

到關注淨收入

今年以來,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調整優化了金融業覈算方法,對金融業增加值季度覈算方案作出修訂。

在季度數據的核算方式中,金融業增加值按照金融服務領域分爲貨幣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服務、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業四類覈算。此前,其主要構成部分——貨幣金融服務業增加值,主要參考季度存貸款餘額的同比增速進行推算。本次調整後,貨幣金融服務業增加值計算,由過去基於銀行存貸款增速的方法改爲基於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等指標進行覈算。

圍繞數據的準確性以及指標構成的科學性,學界建議調整金融業增加值季度覈算方法的討論已有多年。在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看來,當前的調整與近年來銀行業非息收入佔比不斷提升有關。

“之前的核算方法沒有將非息收入納入,不能真實反映金融業發展的現狀。此次調整後,納入了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等非息收入,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我國銀行業發展的現狀。”曾剛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此外,優化後的核算方式主要參考銀行利潤指標,有利於消除地方和有些銀行單純擴規模的衝動。

“擠水分”“去虛胖”是近期圍繞這一話題見諸報道的高頻詞。曾剛指出,按照之前的統計規則,只要在季末儘量擴大存貸款規模,就能夠“立竿見影”地提升區域金融業增加值,進而助推地區生產總值提升。在任務考覈的壓力下,相關部門有推動銀行做大相應指標規模的衝動,很難避免爲了放款而放款,過度單純追求規模。

當前,我國已積累規模龐大的存貸款,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已成爲金融系統的重點任務。近日不論是禁止“手工補息”還是規範企業“低貸高存”空轉套利,都是監管部門對當前金融機構和企業經營模式和思維慣性的糾偏。在受訪專家看來,通過調整算法,將倒逼金融機構合規合理地開展金融活動,這也是本輪金融“擠水分”的其中一環。

“金融發展不僅需要考慮規模,同時更要考慮質量,這也是推動我國金融發展由大變強的關鍵。”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金融業“虛胖”的量與價

目前,金融業增加值佔我國GDP比重大約爲8%。分地區來看,部分金融發達省份的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超過兩位數,有的甚至達到20%。由於金融業發展對國民經濟影響大,金融業增加值“虛高”不利於準確客觀判斷經濟運行情況,也將影響對於宏觀經濟政策效果的跟蹤研判。因此,尋求更加科學的核算方法勢在必行,也是政策決策的重要參考。

北大國發院增長實驗室主任伍曉鷹近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考慮到中國經濟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包括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爲整體經濟服務的金融業增長速度應該低於或不超過GDP增長率。

2023年一季度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遠超同期4.5%的GDP增速;相比之下,2024年一季度調整後的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而同期GDP增長5.3%,兩者大致相當。再假定其他因素都不變,或許可以說2023年一季度金融業增加值確有些“虛胖”成分。

那麼,所謂金融業增加值“虛胖”或“水分”到底是什麼性質?伍曉鷹表示,這需要從量和價兩方面看,名義增加值是數量和價格的共同結果。因爲價格每年都在變化,計算實際增長率必須要排除價格因素。

從量的角度看,金融業增加值來自金融業爲所有經濟活動所提供的實際服務。實際服務的價格與宏觀經濟政策密切相關。“保增長”政策下擴張性的金融政策、存貸指標壓力,會促使一些銀行追求存貸款規模虛增。

從價格的角度看,同樣的金融服務在擴張性貨幣政策下可能要支付更高的手續費或佣金,但這更高的費用只是服務的價格,而不是服務的量。如果這樣的價格不能夠被平減掉,金融業的增加值增長率就會被高估。問題是如何將這個“水分”擠出去?

伍曉鷹解釋,測算金融業增加值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勞動生產率。如果一個金融從業人員一天可能處理的某種業務數量不變,那麼得到的手續費或佣金提高了,基本上只能是金融擴張的結果。很多服務業增加值的增長其實是一種成本現象,他強調,克服成本上升的唯一因素就是提高生產率,這不僅需要技術創新,而且需要改善創新的制度環境。如果不能解決生產率問題,過分依賴金融擴張,推高的只能是服務業價格,而不是效率。如果不能夠將價格平減掉,結果就是金融業增長率“虛胖”。

階段性擾動或持續顯現

4月末,M_[2]、M_[1]同比增速較上月顯著下滑是金融業增加值覈算優化調整引發廣泛關注的“導火索”。短期來看,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由於覈算方法調整,4月以來地方政府通過督導存貸款提高金融業增加值的動力明顯減弱。

也有分析認爲,覈算方法優化對貨幣信貸增長的擾動可能集中體現在二季度,且會在下半年持續產生影響。特別是和去年同期做比較時,計算出的同比增量、同比增速等指標會受到更大影響,相關擾動可能要延續到明年纔有望逐步淡化。

“長期來看,存款市場的競爭可能會趨於平穩,銀行吸儲成本有望降下來,貸款端的供給也會發生變化,有利於息差回到相對正常的狀態。”曾剛表示。

梁斯認爲,新的核算方式更加關注銀行經營績效,一定程度上會引導銀行採取措施提升經營質效和盈利水平,這也有利於促進銀行業的健康發展。

興業研究公司宏觀團隊測算後指出,若以發債銀行作爲銀行業的樣本值,按利息淨收入與手續費佣金收入作爲基準推算指標,其增速變化在2015年至2023年間與金融業增加值變化具有一致性。但目前在銀行業息差持續收窄的情況下,2023年以來兩項收入增速均爲負值。預計季度增加值口徑的調整可能使得季度金融業增加值增速有所下降,由此銀行業GDP佔比也會有所下降。

儘管市場機構預計階段性解讀金融業增加值增速下滑或難以避免,但多位受訪專家指出,擠掉“水分”後的金融業增加值數據將更加準確地反映金融服務業務的實際盈利情況,體現金融業支持實體經濟的貢獻度。

也有接受記者採訪的其他機構人士認爲,覈算方法調整對於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仍有待觀察。比如,當前直接融資正在加快發展,未來隨着櫃檯債和企業債等債券規模進一步擴大,這些投融資活動並未通過傳統的銀行存貸款業務來實現,卻會在資本市場服務指標覈算中予以體現。

更多指標覈算待完善

按照金融服務領域劃分,除了貨幣金融服務,金融業增加值覈算的對象還包括資本市場服務、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業等。曾剛認爲,非銀行金融機構增加值覈算還有完善空間。

擴大金融業增加值覈算範圍也被認爲有利於改善金融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波動大的情況。多篇研究都指出,無論對比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國金融業增加值佔比的波動都更大。

按照2019年3月29日起實施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其他金融業包括金融信託與管理服務、信託公司等。深圳市羅湖區統計調查隊方麗娟曾撰文指出,近年隨着金融與科技、互聯網等進一步深度融合,許多新興金融業態嶄露頭角,而在覈算中,以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爲主的傳統金融覈算仍佔據主導地位,部分“新金融”“泛金融”遊離於金融業增加值覈算的統計範圍之外。

方麗娟指出,部分公司將公司的股票期權等分派給員工,員工通過持有股票期權而獲得的收益部分也多未納入勞動者報酬覈算。在收入法增加值覈算中,應參考國際做法和我國實際,將僱員持有的股票期權納入勞動者報酬覈算口徑中,以更真實地反映出金融業的發展情況及貢獻水平。存在類似情況的還有住房公積金中心、部分企業成立從事金融相關業務的事業部、信用卡清算機構等部門,日常業務中的利差收入等未在金融業增加值中體現。

國家統計局此前在答覆全國人大的相關建議中透露,對於其他金融業增加值季度覈算的基礎指標,採用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長速度作爲基礎指標,而人民幣貸款餘額的統計範圍不僅包括銀行等傳統的存貸款金融機構,也涵蓋了信託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服務公司、貸款公司等近年來新興的主要由地方負責監管的非存貸款金融機構,僅缺少小額貸款和消費金融兩類新興金融活動,總體上能夠反映其他金融業整體變化發展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