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方日報

省“百千萬工程”年度考覈四會市獲評優秀

製造業當家步伐穩 典型突破年見成效

廣東省公佈實施“百千萬工程”考覈評價結果,四會市獲評創先類縣(市)優秀等次。資料圖片

日前,廣東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在廣州召開,會上通報了2023年度廣東省實施“百千萬工程”考覈評價結果,肇慶四會市獲評創先類縣(市)優秀等次。

近年來,四會全市上下掀起了推進富縣強鎮興村的火熱實踐,“百千萬工程”開局良好、成勢見效。2023年四會全域地區生產總值759.15億元,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突破;上榜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入選省首批典型縣(市、區)名單;大沙鎮連續七屆入選全國千強鎮,龍甫鎮首次入選千強鎮榜單。

南方日報記者 施亮

通訊員 黎鎣瑩 臧路晴

城區“強中心”,鄉鎮“強功能”

作爲肇慶市推進新型工業化主力軍,2023年四會規上工業增加值379.89億元,佔肇慶全市的44.1%。

“主導+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四會市高分子合成材料產業集羣被認定爲廣東省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全球新能源500強企業協鑫集團6個項目達成投資意向,計劃投資額達51.7億元,其中1個項目已動工建設,打造協鑫大灣區新能源智能製造第一基地。飛南資源在2023年9月成功上市。同宇新材料入選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爲肇慶首家。

目前,四會正重點推進肇慶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肇慶市管起步區(大沙、富溪片區)加快建設,4個主導園區擴容提質、轉型升級穩步推進。

改革創新動力更加充足。四會市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改革爲抓手,系統承接省級行政職權事項,深化鎮(街道)體制改革;加強主導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列入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8項;2023年四會高新技術企業新增37家。

城區“強中心”有力有效。四會重點領域投資進度迅猛,有力支撐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19個項目獲批專項債資金21.68億元,全部完成支出;4個省重點項目、25個肇慶市重點項目分別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32.18%、109.14%。交通路網越織越密,閱湖路、景興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建成通車。

城市商貿經濟持續興旺,實有市場經營主體突破7.7萬戶,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速均位居肇慶各縣(市、區)前列,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物流共配體系,獲評國家級“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示範縣”。

2023年,四會構建起“43223”鎮域發展體系,3箇中心鎮聯城帶村功能持續增強,其中大沙鎮加快建設千億級產業新城和全省鎮域高質量發展示範樣板;2個工業類專業鎮和2個農業類專業鎮,深度發力“一鎮一業”,助力羣衆增收致富;3個特色鎮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在山水觀光、文化旅遊、綠色低碳上深度挖掘。

培育典型鎮村,推動產業振興

在“百千萬工程”進入初見成效的關鍵節點,肇慶把2024年定爲全市“百千萬工程”典型突破年。今年以來,四會深入實施《四會市推進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典型縣(創先類)建設工作方案》,抓好典型鎮村規劃建設,推進典型培育擴面提質,一體推進富縣強鎮興村,切實鞏固提升百強縣位次。

四會引導政策、要素、力量向典型培育傾斜,謀劃落地一批典型鎮村重點項目。對照典型村建設標準,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逐步完善村級規劃、發展特色產業、提升村莊風貌和促進三產融合。

聚焦“1+4+7+9+N”的建設要求,四會爭取培育更多典型鎮村,形成示範引領作用。美麗圩鎮建設全面啓動,鎮(街道)與建築企業“1+1+1”完成結對幫扶項目10個。其中,大沙鎮典型鎮建設規劃完成編制,着力打造成爲美麗圩鎮省級示範樣板。

鄉村變景區,釋放農文旅融合的新動能。鄉村四會古邑綏江碧道畫廊鄉村振興示範帶串珠成鏈,着力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示範標杆。鄉村旅遊和民宿產業持續發展壯大,江谷鎮打造出龍江河親水營地,宛若故里羅源鎮歷歷萬鄉藝術村落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禪之源民宿獲2022—2023年“廣信杯”大灣區“最美民宿”大賽最佳旅遊民宿稱號,黃田鎮入選2022年度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

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其堅實的物質基礎是產業振興。2023年,四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爲120.72億元,增長4.5%。四會蘭花亮相2023年中國品牌日活動,產值增長至5.5億元。沙糖桔種植標準化項目獲評“廣東省四會沙糖桔種植標準化示範區”稱號,奇樂之仁堂好巧品牌沙糖桔系列飲料在第十二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上獲得農產品金獎。全省首個涉農銀行“信用聯盟”在四會創設,12個信用村獲得“整村授信”1.43億元。全部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突破10萬元。

加快體制機制改革

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上,公佈了廣東省首批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名單,四會市成功上榜。

對此,四會將加快推動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提升產業平臺功能,堅持園區爲母,打造肇慶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構建起“1+4+N”園區格局。

加快推動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深度融入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加快管網和老舊小區改造,推進高頻惠企利民政務服務“跨域通辦”。

加快推動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加快縣域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均衡佈局,縣中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顯著提升,優化文化體育設施。

加快推動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打造藍綠生態空間,持續擦亮四會綏江碧道生態名片,推動風光儲一體化發展。

加快提升縣城輻射帶動鄉村能力,推進縣城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推進縣城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建大建強中心鎮,大力發展大沙、江谷、地豆三大中心鎮商貿經濟。

四會還將加快促進城鎮化體制機制改革,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統籌推進城鄉規劃建設、基礎設施、要素配置、生態環保、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

入選全省首批試點,是前進的動力,也是發展的使命。四會將以全面融入廣州都市圈爲契機,加快打造成爲大城市周邊縣,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補齊縣城短板弱項,促進縣城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提高縣城輻射帶動鄉村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