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讲述 潘卫红 记录 徐聪琳

鲜花、哀乐、啜泣声,在衢州的一家宠物善终机构里,一场小型的追悼会正在举行。

躺在遗容整理桌上的,是一只小狗。尾巴旁边,还放着它生前用过的玩具。主人泣不成声,和它进行着最后的告别。

结束后,它被送进火化室,在火焰中走完自己的“狗生”。

在我国,每年有将近300万只宠物去世,平均每天,有近一万只宠物离开这个世界。相比于人类,宠物的生命实在太短暂了,它们只能陪伴主人走过一段历程。对于每个养宠人来说,宠物离世后该怎样和它告别,成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于是,一个小众而神秘的群体正在兴起——宠物摆渡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鲜有耳闻的称呼,其实他们所做的就是宠物无害化处理,也就是为动物做殡仪服务,与见证故去亡人的入殓师相似。但他们见证的生死离别,却有着更多的故事。

潘卫红正是一名宠物摆渡人。她努力让宠物可以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也接纳着每一位宠物主人的眼泪和情绪,见证无数温暖又伤感的场景。

5年前的遗憾,好像开始减轻了一点重量

2009年,儿子把小狗Quincy带回家时,我压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投身宠物行业。

那时候,在我眼里,猫是猫,狗是狗,连“宠物”这个概念都没有。但16岁的儿子已经确立起职业目标——宠物医生。作为一名母亲,我当然希望能更了解孩子梦想奔赴的未来。于是,我也开始学习宠物相关知识。

在儿子带着Quincy外出求学后,另一只小狗Table来到家里。这是完全属于我的“毛孩子”。每天,它都会蹲在门口迎接我,围着我的脚步打转,满心满眼都是我。

2015年,Table因病去世了。我伤心到几乎崩溃,不想草草将它土葬,而是想为其火化,正式安葬。可我找遍了整个衢州市区,也没找到火化动物的场所。

在朋友的陪伴下,我只能在一处偏远郊区将Table埋葬了。几年后,这片地方被开发,我找不到任何安葬Table的标志物——这件事成了我心中的伤痛,我常常后悔没能让爱犬体面地离世。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宠物离世也能有个告别仪式,那就好了。

后来,我接触到一个宠物殡葬品牌。这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机构,创立初衷是希望“给宠物一个体面的告别”。

也就是在这样的接触中,我了解到日本宠物殡葬已经发展十多年了,形成了完整的殡葬体系,一共分为32个步骤,整个服务过程需要3到4小时。标准化的殡葬仪式让宠物主人的参与感非常强,而移动式火化车也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2020年,我正式加盟这家机构。

移动式火化车要从杭州开到衢州。在路途中的一个停车场,我第一次亲手为别人的宠物送别。

那是一只名叫“初一”的小猫。主人把它送来时,它就好像睡着一样。

移动式火化车前,有小桌台、有鲜花,我把服务流程从头到尾全部做了一遍,还有些不熟练。

尽管如此,那个年轻女孩告诉我,很庆幸能和初一好好告别。我也很庆幸,因为在我心头萦绕5年的遗憾,好像开始减轻了一点重量。

《衢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的正式实行,让我看到了希望

宠物殡葬看似小众,却是一个针对养宠人群的刚需行业。

这些年,我一直关注《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同比增长1.1%,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同比增长6.8%。2023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较2022年增长3.2%。

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也意味着,宠物的身后事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个行业出现后,是会随着人们的需求而不断衍生发展的。人们没有这个需求,这个行业就不会存在了。宠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防止疾病传播,也是对宠物的尊重和纪念。

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善终”“殡葬”都是让人忌讳的话题。我的移动式火化车也“漂泊”过很长时间。从业早期缺乏经验,还闹出过“乌龙”。

那天晚上,把一只大金毛送进火化炉后,我正跟宠物主人交流着,远远地就看到警车、消防车过来了,停在我们面前——有人报警,说这里有车子着火了。

我连忙提供营业执照等相关经营证件,连连认错,承认自己选址不当。

“那你赶紧换地方。”话刚说出口,大家都觉得不对劲。怎么换啊?车顶还蹿着火苗呢!

最后,一群人就守着火化车,直到宠物火化完成。宠物主人哭笑不得:“‘毛孩子’的面子真大,那么多人来送它。”

此后,为了远离居民区,我都是将车开到偏僻的地点,例如离开城区15公里的地方,然而只要有人路过,总会投来异样的眼神。

还有一次,我接了单子,把车开到一个村口。不到1小时,就有村民围过来,他们觉得宠物火化会产生污染,而且很“晦气”,要把我的车砸了。

我也一直都在找固定地址,但房主只要一听说房子将被用来从事宠物善终,立刻就改主意不愿意出租,好不容易找到场所,租金又令人难以承担。

2022年,我接到了第一个来自宠物主的业务投诉,理由是露天简陋的善后环境让宠物主得不到应有的情感宣泄,有种被敷衍的感觉。

对此,我是既感到无奈又觉得着急。

直到去年3月1日《衢州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实行,条例内明确规定了“养犬人应当对死亡犬只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这个条例的颁布,让我看到了希望。

目前衢州对宠物遗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经过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另一种是宠物医院与宠物善终服务机构签约并输送。根据现有的行业规定,我和衢州的几家宠物医院签订了宠物遗体无害化处理服务业务。

到了去年下半年,我终于有了固定点。宠物殡葬服务也不再“流浪”。

人与动物互相“驯化”,就像小王子与玫瑰花的故事一般充满温情

现在,我运营的宠物善终机构每月接单量稳定在三十多单。

我越来越感觉到,最好的墓地其实在主人的心里。从业四年多,我已经见证了太多关于人和宠物之间的爱的故事。

有一位宠物主人是位60多岁的老先生。他见到我后,一直念叨着是自己的疏忽导致了狗狗的离世。我能看出他的自责。他还分享了很多和宠物之间的故事。从老人家颤颤巍巍的步态里,我能感受到人宠情谊深厚。这份感情,跟物种无关。

2021年,有一位江西上饶的大哥联系我,想让我帮他意外去世的爱犬善终。当时上饶还没有宠物善终机构。我们约好时间后,他早上6点就骑着摩托车从上饶出发,带着去世的狗狗赶过来。

为宠物举办善终仪式时,不少宠物主会亲自到场,还有整个家庭来为宠物送行。

有一位客人甚至“抢”了我的工作。她自己亲手清洁爱宠的身体,为宠物整理毛发,架势非常熟练。交流过程中,我得知因为宠物的性格比较娇气,不喜欢被陌生人洗澡,主人特意去学习了宠物美容。从小到大,宠物造型都是主人自己做的。

这类人与动物互相“驯化”的故事,就像小王子与玫瑰花的故事一般充满温情,滋养着我,也带领我在这个行业越做越久。

这几年,殡葬馆接待的动物,还有仓鼠和兔子。虽然相对冷门,但人宠的感情不见得会因此冷掉分毫。我本以为年轻人对宠物殡葬的接受度应该更高,结果才发现原来中老年人对宠物的感情会比年轻人表达得更外向、更浓烈,而且更勇于表达失去爱宠的痛苦。

然而,在殡葬馆,遇到的不全是美好的童话。

我也遇到过奇葩咨询,要求给宠物做安乐死。安乐死在宠物医疗和殡葬业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各行其是。一般只有动物生存痛苦,生活质量太低的情况下,宠物医院才会建议考虑安乐死。

听咨询者说是因为家中有事,不便照顾宠物,要求给健康狗狗做安乐死,我立刻建议可以给狗狗找领养,主人答复:“我不放心。”顿时,我心里五味杂陈,我无法理解这样的行为——一个“主人”的名义,就认为小动物的生命是理所应当任由摆布的吗?

在治愈宠物主人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也被治愈了

“不就是一条狗么,死了就死了。”这也许是很多人心里对于小动物去世的想法,但对于那些喜欢养宠物的人,却不然。宠物对他们而言,就像是孩子之于父母。

在无论如何都要给宠物办个体面的仪式来告别的人,和将宠物称为“畜生”的人之间,注定隔着天堑。我想说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感情越来越倾向于纯粹,那些小猫、小狗也是生命,它们成为人类感情的寄托,无可厚非。

遗容整理、遗体火化、处理骨灰,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这就是宠物摆渡人工作的全部。实际上,情感的注入和流出,才是宠物摆渡人工作中更为重要的内容。宠物殡葬不是一把火烧了就完事了,而是要提供一个肃穆的环境、一种告别的仪式感,让宠物主人能够充分释放悲伤情绪。

因为很多宠物的离世都是突如其来的意外,宠物主人很难接受宠物已经死亡的事实。我经常在半夜接到电话,那一头,一般都是哭声,而宠物摆渡人更需要做的是排解、承接失宠人的情绪。

在长达1个小时的火化仪式中,我会尽可能地给宠物主人做心理疏导,让他们接受宠物已经死亡的事实。我经常会和宠物主人说一句话——“宝贝的死亡不是分别,遗忘才是。只要你们还能记得宝贝,那宝贝就没有离开。”

“做这一行,生死观会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吗?”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

在治愈宠物主人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也被治愈了。

曾经,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害怕谈到死亡,感觉殡葬行业冷漠又无情。但现在,我会觉得自己举行殡葬的这双手很“神圣”。我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星球,那些小猫小狗去世以后,也会有他们的喵星球、汪星球。

随着社会对生命和死亡的关注和尊重,越来越多人也开始意识到宠物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宠物殡葬服务也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和选择。我相信,未来,这个行业将会逐渐成熟和完善,提供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服务,让宠物主人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得到安慰和陪伴。

有人问我:成为宠物摆渡人有没有什么门槛?我的回答很简单:唯一的门槛就是,是否有一颗真正爱宠物的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