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管雲

在機加工和製造行業,貴州造“險峯”軋輥磨牀享有盛名,佔據全球35%以上的市場份額。

“市佔率1年內提高10%左右,2至3年提高20%左右。”這是貴州機電集團旗下貴陽險峯董事長付恆勳近日的豪言。

增長底氣何來?

“以新質生產力帶動產品提質,讓產品市佔率實現躍升。”付恆勳說,“特別是工業雲技術的應用,大幅提升了軋輥磨牀和無心磨牀的製造水平。”

在貴陽險峯機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高速精密磨牀工業雲管理平臺就像一個設備“管家”,故障診斷、遠程運維,“管控”着軋輥磨牀和無心磨牀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智”造力拉滿。

這個工業雲管理平臺是由貴州機電集團與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製造院、貴州大學、貴州興富祥立健機械公司、貴州博泰自動化科技公司、貴州永安電機公司等多家高校、科研機構及科技型企業攜手合作的創新性成果。在它的加持下,貴陽險峯實現了傳統加工機牀向複雜、高速、精密、高端磨削裝備領域的轉型升級。

數控機牀的數控系統是設備之“腦”,爲打破相關製造技術封鎖,貴陽險峯一直探索。近年來,與華中數控就“高精密軋輥磨牀數控系統裝置國產化替換以及關鍵控制技術”這一項目展開聯合攻關,成功打破了對磨牀核心部件數控系統依賴進口的桎梏。

在與華中數控形成合作的基礎上,貴州機電集團又引入產業鏈上的貴州永安、貴州鑫匯、貴陽永力、貴陽朝暉、險峯物流等企業形成聯盟層,合力研發附加值更高的貴州永安電機、貴陽永力軸承等核心零部件替代進口,通過用好貴州鑫匯焊接技術等資源,打造出磨牀整機國產化產品,在產品總裝、調試完成後,由險峯物流公司組織運力對外發貨,將鏈上資源用活,實現協同發展。

貴州機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譚衛表示,將以數字化轉型爲引擎,謀劃各子公司數字化工廠、智慧物流運輸數字平臺等項目建設,全面激發企業發展新動能。

數據顯示,目前,貴州機電集團及下屬各子公司已累計獲國家專利8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參與形成的國家或行業標準數3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