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白雲怡 張蔚藍】5月16日凌晨4時許,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專機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爲期兩天的國事訪問。據克里姆林宮此前發佈的消息,普京將訪問哈爾濱並出席第八屆中俄博覽會開幕式。今年的中俄博覽會已是第八屆,它也是中俄建交75週年慶祝活動之一,預計展覽10個領域、20餘大類、超過5000種產品,凸顯中俄經貿關係的熱絡。

新變化肉眼可見

綏芬河中速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俄羅斯總經理陳剛是今年中俄博覽會的參展商之一,這幾天,他一直在公司的展臺上忙碌着。“對比疫情前的幾年,今年來參會的企業肉眼可見地更多了。”這名長期專注與俄羅斯有關的生意機會的中國商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今年中俄博覽會的展位可謂“一位難求”,甚至還有企業“高價求租”,想借此打開俄羅斯的市場。“這幾天來哈爾濱的俄羅斯人和俄企也特別多,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我的感覺是,現在俄羅斯各個行業都在熱切地尋找中國商品和中國合作伙伴。”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第八屆中俄博覽會共有44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1個省區市1400餘家企業報名參展。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政府發佈消息表示,來自該邊疆區的50多名企業家將參加在哈爾濱舉行的第八屆俄中博覽會,展示魚產品、蜂蜜、糖果等。

來自俄羅斯的巧克力、奶製品等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俄羅斯的龍頭企業尤心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巴諾夫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期待在這次博覽會和中國企業達成更多的交易與合作。目前,尤心的產品已進入了中國200多家連鎖超市,同時在接洽150多家中國經銷商。爲了打開更廣闊的中國市場,提升銷量,該企業還在與中國電商平臺展開合作。

巴諾夫說,“進入中國市場的7年裏,中歐班列、綏芬河、鄭州和蘭州的一些陸路運輸,讓我們都感受到了中國供應鏈的高效和便利。”目前,中國是尤心公司旗下的愛蓮巧品牌巧克力在俄羅斯獨聯體國家以外的第一大海外市場。“爲了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不斷提高的要求,尤心每年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開發100多種產品,希望能努力適應中國市場的轉變,抓住現在的好時機。”巴諾夫說。

中俄博覽會的“火爆”正是近年來中俄經貿合作快速發展的縮影。據中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2023年,中俄雙邊貨物貿易額達到240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6.3%,提前並超額完成兩國領導人在2019年提出的到2024年使雙邊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其中,俄羅斯從中國進口1109.7億美元,同比增長46.9%。

新的“淘金者”

陳剛本人的經歷也印證着上述數字。在疫情前,陳剛主要從事俄羅斯農產品對華出口、中俄間旅遊等領域,但在近兩年,隨着兩國關係的日漸緊密,他的事業也進入了“新階段”,生意擴展到了汽車設備、瀝青、液化天然氣等產品的進出口。“尤其是汽車和能源,是這兩年中俄貿易間最火的領域,機會非常好。”一談到自己這兩年的生意發展,陳剛就非常高興,“我的營業額比前些年上升了差不多200倍!”

範業良是一名長期從事中俄間木材和傢俱進出口的中國商人,這幾天,他正在哈爾濱和來中國的俄羅斯商人洽談。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去年,他對俄傢俱出口的業務量“比疫情前翻了四五番”,從俄進口木材的生意也“翻了至少一番”。

在火熱的行情下,對俄貿易也湧進了很多新的“淘金者”。範業良告訴記者,以前做對俄羅斯相關的生意大多是東北人,現在廣東、浙江、江蘇的很多企業也都參與其中。“現在俄羅斯有大量的市場空白。”

陳剛以自己從事的汽車生意舉例稱,“中國的新車、二手車,這幾年在俄羅斯的銷量都非常好。尤其是長安、吉利、長城、奇瑞這幾個牌子,可謂物美價廉,賣得特別好。”他告訴記者,“這幾年俄羅斯人更傾向於和中國人合作了。在日常和他們的接觸中,能切身感受到俄各個部門想和中國合作的迫切性。在這一背景下,俄遠東的營商環境較以前有了很大改觀,地方在這方面的辦事效率也有所提升。”

跨境結算與基礎設施

在中國生意人看來,未來中俄經貿關係要進一步發展,還有幾大挑戰需要解決。一是跨境結算需要更加便利。範業良和陳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近兩三個月來,許多有對俄業務的中國私營企業在收款或結算時都遇到問題,有時會出現拒收或延期超過兩個月的現象,這無疑會增加小企業的成本以及現金流壓力。他們希望,中俄兩國能加速各自支付結算系統的對接。

二是俄遠東的基礎設施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由於許多歐洲國家港口拒絕裝卸俄羅斯貨物,俄在波羅的海出海口的聖彼得堡港的貨運進出量大幅下降,再加上俄經濟合作轉向亞太,位於遠東的包括符拉迪沃斯託克在內的港口目前承擔了俄大量的進出口海運業務。據陳剛介紹,符拉迪沃斯託克港現在已是超負荷運轉,吞吐量已遇到瓶頸,“現在中俄貿易量又激增,很需要遠東有更多港口,或擴建現有港口。因此,我們很期待兩國能在遠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更多合作。”     

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祕書長王曉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俄經濟具有獨特的互補性,中國是能夠與俄進行全面經濟合作的最大經濟體。在目前基於推進“轉向東方”戰略的需要,俄將更加重視中國市場,全面推進對華一體化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