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佈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徵求意見稿)。方案提到,成立由市領導牽頭的低空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推動解決一批低空經濟重大政策、重點事項和重要問題。我國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各地方政府相繼響應。同時2024年以來,伴隨着利好政策的頻繁落地,低空經濟在我國各地進入發展加速期。相關概念股:中航科工(02357)、小鵬汽車-W(09868)、吉利汽車(00175)、廣汽集團(02238)。

2024年3月,低空經濟首次寫入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低空經濟指以低空飛行活動爲牽引、包括真高1000米以內(廣義可延伸至3000米以內)空域產生的一系列經濟活動。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低空經濟火爆,全國已有多地發佈招標公告,計劃編制相關發展實施方案。其中,呼倫貝爾市發佈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案及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編制項目》;成都市發佈《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編制服務採購項目》;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面向低空經濟發展的低空數字底座構建策略研究》;無錫市發佈了《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招標公告》等。

市場空間方面,參考工信部賽迪顧問數據,低空經濟主要包括低空基礎設施、低空飛行器製造、低空運營服務和低空飛行保障四個環節,隨着低空飛行活動的日益增多,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達到106544.6億元;根據中國民航局數據,到2030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3.5萬億元。

根據民航局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底,國內註冊無人機126.7萬架,同比增長32.2%,全年飛行2311萬小時,同比增長11.8%;我國在冊通用航空器3173架,全年作業飛行135.7萬小時,近三年年均增速超過12%。

產業鏈方面,上游主要爲構建中游各類低空產品的原材料(包括金屬原材料、特種橡膠與高分子材料等)與核心零部件(包括電池、電機、飛控、機體等);中游主要爲低空產品製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與綜合服務等;下游主要爲運營和各種應用場景(包括旅遊業、物流業、文旅業與巡檢業等)。

商業化進展來看,海外龍頭聚焦傾轉旋翼構型,整體瞄準2024-2025年取證並開啓試運營,而我國頭部公司商業化循序推進,整體計劃2025-2026年取得適航證,中信證券預計2028年有望開啓大規模商業化運營,展望後續下游應用場景,該行認爲將逐步從ToB/ToG向ToC拓展,第一階段將聚焦旅遊觀光、通航服務與貨運物流,而隨着技術與法規進一步成熟,將向ToC載人萬億市場滲透。

東吳證券表示,低空經濟作爲資本市場的新主題,被視爲具有巨大潛力的新領域,有望成爲今年投資的主線。我國低空經濟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經過長期積累,國家需求明確、政策法規支持加強、供應鏈完善、技術基礎紮實,多條件共振,爲低空經濟的騰飛創造了有利條件。新領域的投資行情通常經歷從初期的普遍上漲到迴歸理性,再到市場的重新評估和確認,最後可能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中信證券認爲,當前低空經濟可以類比新能源汽車2012年的發展階段,產業仍處於商業化早期,長期發展前景廣闊。且中國發展低空經濟具備“後發優勢”。展望後續,預計在中央頂層設計驅動下,一系列支持會政策出臺,空域管理制度將逐步優化,國內適航取證進度亦領跑全球,低空飛行器將先從ToB/ToG市場切入,逐步向ToC萬億級別大市場滲透。

相關概念股:

中航科工:香港資本市場唯一的航空高科技軍民通用產品旗艦公司。公司背靠航空工業集團,實控人爲國資委,下屬中直股份、洪都航空、中航機載、中航光電等重要子公司。公司背靠航空工業集團,實控人爲國資委,下屬中直股份、洪都航空、中航機載、中航光電等重要子公司。自2009年剝離汽車業務以來,公司逐漸成長爲以航空整機、航空零部件、航空工程服務等爲主業的航空高科技企業。2022~2023年,公司持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子公司中航電子換股吸收合併中航機電;子公司中直股份擬收購哈飛、昌飛100%股權。

小鵬汽車-W:1月10日,在2024年CES展會上,小鵬匯天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譚宣佈,公司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將於今年四季度開啓預訂,並計劃於明年四季度開始量產交付。

吉利汽車:吉利旗下沃飛長空已完成5座級eVTOLAE200的首飛。去年7月底,沃飛長空與華龍航空在成都簽署了獨家戰略合作協議,以及100架AE200的採購協議。

廣汽集團:去年6月26日,在2023廣汽科技日上,廣汽集團的飛行汽車GOVE進行了首發亮相,並進行了首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