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素搭配,白菜、豆腐少不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乾隆临死前两天,也就是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一的“膳单”:燕窝肥鸡丝热锅1品,燕窝烧鸭子热锅1品,肥鸡油煽白菜热锅1品,羊肚片1品,托汤鸡1品,炒鸡蛋1品,蒸肥鸡鹿尾1品,烧狍子肉1品,象眼小馒头1品,白糖油糕1品,白面丝糕糜子米面糕1品,年糕1品,小菜5品,咸肉1碟,攒盘肉2品,野鸡粥1品,燕窝八鲜热锅1品。

乾隆的这个膳单应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至少它揭示了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乾隆的御膳究竟有多少道菜?大年初一这次御膳,连菜带汤,还有糕点,总共22道。在民间传说、影视文学作品里,乾隆每顿吃的菜往往是要上百道。其实,乾隆每次用膳,所吃的菜一般是20道左右,基本上是在15—25道之间,荤菜不过十来种。不过,晚清的慈禧太后就奢华多了,早晚两次正餐,一般是48道菜,过年过节则达到108种。

二是,乾隆的菜肴都有啥?大年初一的膳单显示,既有燕窝、鹿尾、袍子这些高热量、高营养的菜肴,也有煽白菜、炒鸡蛋这样的大路货。从清宫《膳档》来看,乾隆平时所吃的,最喜欢的是燕窝。乾隆吃的肉,主要是鸡、鸭、鱼、鹅以及羊肉、鹿肉、猪肉。乾隆不吃牛肉,也很少有鱼翅、海参之类的东西。像豆腐、白菜这样的家常菜,倒是膳桌上必不可少的。档案记载,乾隆下江南随行带了大批厨师,其中专门作豆腐菜的厨师就有3个。乾隆三十年(1765)第四次南巡,三月十八日在淮安的早膳,总共十几道菜,就有豆瓣炖豆腐、炒豆腐两种豆腐菜。在乾隆晚年的膳单中,几乎每天的菜肴都有“炒豆芽菜一品”。豆芽菜清淡爽口,对脾胃有好处,老年的乾隆是很爱吃的。

乾隆也常吃五谷杂粮,每年春天榆树发芽的时候,乾隆都要吃榆钱饽饽、榆钱饼。还有,煎饼、粽子等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粗食,乾隆也按时令吃上一些。

应该说,乾隆用膳,虽然不乏帝王气派,但也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全是山珍海味。就饮食而言,乾隆是很重视养生的,吃的东西不过冷过热,精粗搭配,荤素相宜,注重实际营养,膳食结构很合理。这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乾隆的健康长寿无疑是有着奇妙作用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