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5月16日訊(記者 張彬國)5月16日,“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濟寧展)新聞發佈會召開,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山東省書法家協會、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濟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承辦的“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濟寧展),將於5月21日上午9:00在濟寧市美術館開幕,並將持續展覽至6月16日。

“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是在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以及提出《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的大背景下策劃實施的。主題展以大運河爲主題,以運河沿線的文化經典、歷史文化名人、名城、名勝古蹟、詩詞雋語爲表現對象,用篆刻藝術的形式記錄和謳歌運河兩岸的歷史變遷。主題展將用兩年的時間,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七省市接續舉辦。

展覽邀請運河文化帶沿線的藝術家以及海內外著名藝術家共同創作,以篆刻藝術形式創新性地展示大運河的歷史和今天,彰顯大運河的文化內涵,豐富大運河文化表現方式,爲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探索新的路徑。展覽活動還將有效提升沿線承辦城市的文化意蘊和城市品質,助推運河城市文化帶的建設。

2023年9月30日在北京通州舉辦的首展是全國七省市展覽的總綱目,後面沿線的各站展覽基本以北京展的模式爲基調。接下來每個展覽都會有前一個或者前幾個展覽的經典作品的流傳,同時也會加入彰顯當地文化特質的作品。展覽的基本內容貫穿始終,鮮活的新作品不斷湧入。

本次濟寧展,是繼北京、天津、滄州後的第四站,展出篆刻印屏展板149塊、書法作品28件、篆刻原石126方,其中包括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邀請的海內外著名的篆刻家、篆刻藝術獨立學科的研究生創作的書法作品28件,篆刻原石作品20方,篆刻印屏展板96塊,以及運河山東沿線的德州、聊城、泰安、棗莊、濟寧五地市優秀篆刻家創作的篆刻印屏展板53塊,篆刻原石106方。這些作品涉及文化名城、文化名人、名勝古蹟、經典著作、地方特色、詩詞雋語6大板塊,都是當地獨具文化標識的詞條,此次濟寧展是對前期辦展的北京、天津、滄州以及運河山東沿線城市文化特質的“大”提煉和集中展現。

爲藉助此展全方位展現濟寧運河文化,在各大板塊中,精心篩選了濟寧文化符號,最大限度地將任城、鄒城、梁山等地名,孔孟顏曾等重點人物,太白樓等地標性景觀,《論語》等經典著作,河道總督府遺址、甏肉乾飯等濟寧特色文化標識,盡數融入篆刻作品創作,多維度彰顯濟寧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爲觀衆帶來一場視覺與精神的雙重盛宴。

另外,發佈人還就有關“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爲什麼選擇濟寧作爲大運河山東段的代表城市參展,以及 “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濟寧站的展覽中,有哪些特別的設計或展品,能夠體現濟寧大運河文化的特色和亮點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責任編輯:王利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