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洋)爲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被譽爲“京西小故宮”的北京藝術博物館,即將於5月21日在萬壽寺中路大禪堂、小禪堂及影堂舉辦《蒼山秀水——山水主題文物展》,展出館藏山水主題的書畫、瓷器、玉器等精品文物58件套,其中,珍貴文物44件套,展期至2025年5月10日。

萬壽寺始建於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清代歷經康熙、乾隆、光緒皇帝幾次重修擴建,最終形成了集寺廟、行宮、園林爲一體,東中西三路建築規模的大型古代建築羣。院內古樹參差、瓊樓玉宇,1987年北京藝術博物館正式成立並對外開放。山水畫作爲中國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自古以來就以其獨特的美學觀念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廣受推崇和喜愛,並在世界藝術史中獨樹一幟。

本展覽以山水爲視角,通過中國山水畫呈現的山川勝景、四季變化以及山居日常,讓觀衆感受祖國壯美山河,領略中國山水畫藝術獨特的審美內涵。屆時,觀衆可欣賞到“清初四王”之一王翬的《江山無盡圖卷》、“西泠八家”之一的黃易的《五硯樓圖卷》等館藏珍品,作爲鎮館之寶的仿石釉御製詩文雙聯筆筒也將首次在館內展出。展覽期間,北京藝術博物館將陸續推出與展覽主題相關的講座、社教活動和印章打卡以及文創產品。

爲滿足公衆深度遊覽需求,目前北京藝術博物館在開放日推出義務講解服務,爲觀衆講解萬壽寺的歷史和主要展覽。同時,配合活動適時開展延時服務,方便不同需求的觀衆進館遊覽。

(北京青年報)責任編輯:劉琰(EN0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