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陝西日報

5月7日,陳春(左)爲農村老年女性做妝造。

本報記者 李靜茹文/圖

擦面霜、塗髮膠、抹口紅……5月7日,在寶雞市金臺區蟠龍鎮車家寺村獨居老人劉應娣家中,身着白色襯衫、卡其色馬甲,留着一頭幹練短髮的陳春正在給劉應娣做妝造。

陳春是土生土長的寶雞人,也是一名85後服裝設計師。15歲時,陳春離開家鄉,開啓了求學之路,先後在日本、意大利學習時尚及藝術專業。出於對家鄉深厚的情感,學成歸來的她放棄了在深圳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寶雞市,創立起自己的原創服裝品牌。

在農村,一些中老年女性很少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光彩和魅力。從小生活在農村,並且對美有着敏銳感知的陳春,關注到這羣特殊女性,她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挖掘”出這羣女性的美。

“作爲一名時尚從業者,我每次回到家鄉,總是感慨萬千。我想通過實施‘鄉村母親時尚計劃’,呼籲全社會關注鄉村,關愛鄉村留守女性。”陳春說。

換裝前,劉應娣原本的着裝是日常款式,上衣是紅色的外套,褲子則是最爲常見的素色褲子,屬於媽媽輩或者奶奶輩中比較常見的搭配。

村裏婦女長時間在外勞作,她們的臉、脖子和手臂長期暴露在外,皮膚普遍乾燥粗糙。爲此,陳春先花10多分鐘爲劉應娣進行護膚,以便妝面更加自然。

“自從得知有人要給我化妝拍照,我就很期待。我從來沒有化過妝,沒有穿過這麼時尚的衣服,也沒有戴過這麼潮的墨鏡,今天太開心了。”劉應娣說。

經過化妝和造型,劉應娣身穿黑色長裙,肩披黑色大衣,精緻的髮型配以炫酷墨鏡。

“事實上,農村老人非常享受化妝、穿搭以及拍照的過程,也十分配合。”陳春說。

劉應娣是陳春拍攝的第102位“鄉村母親”。回想起第一次爲“鄉村母親”拍照的情景,陳春記憶猶新。

2022年3月,一個偶然的機會,陳春在老家金臺區金河鎮興隆村給鄰居大媽拍了一組“時尚大片”,併發在了網絡上。沒想到,這組照片“火了”。

“這位大媽說她的兒女,以及很多親朋好友都在網上看到她的照片了,大家說她跟明星一樣,她高興得一晚上都沒睡着覺。看到大媽如此開心,我決定把這件事繼續做下去,爲更多留守在鄉村的女性帶去美麗,帶去精神上的慰藉。”陳春說。

在爲“鄉村母親”拍攝過程中,陳春經常動容。她說,讓她印象最深的是她拍攝的第三位老人。這位老人已86歲,獨居在興隆村一個小山坡的老屋子裏。由於老人行動不便,很少社交,所以很少有人來她家做客。

“當我們一行三人趕到老人家時,老人非常驚訝。在得知我們的來意後,老人非常熱情,爲我們倒水、拿水果。之後,我開始爲老人做妝造和拍攝。”陳春說,美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它無關年齡、地域和身份。

“鄉村女性只需要稍作打扮,就能顯示出她們獨特的美。她們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是一段故事。她們或許沒有出衆的身材,沒有傾城的容姿,但臉上的皺紋與堅毅的眼神,卻自帶一種被時光打磨後的質感。她們的照片,誰看了不說一句‘酷!鄉村也是時尚陣地’。”陳春說。

通過近兩年的努力,陳春已將鄉情、鄉愁相交織,古韻、時尚相融合,探索出一條藝術與鄉土自然融合的道路。

近期,陳春正舉辦“鄉村母親”時尚大賽。“這個活動不僅是‘鄉村母親’的舞臺,更是所有喜愛鄉村、熱愛時尚、嚮往美好生活女性的舞臺。以藍天白雲爲燈光,以自然風光爲背景,鄉間的小路就是她們展示自己的T臺。”陳春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