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峯

多晶硅價格仍在持續下滑。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以下簡稱“硅業分會”)5月15日發佈的最新一週價格顯示,N型棒狀硅成交均價環比下降5.08%;P型緻密料成交均價環比下降4.36%;N型顆粒硅成交均價環比下降6.25%。

“不僅是多晶硅環節,光伏產業鏈大部分環節都已跌破成本價,整個光伏產業鏈已經到了比拼成本、技術、現金流等競爭力的階段,沒有上述優勢的企業將很難維繫下去,成本高企和技術落後的產能將加速出清。”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對於光伏市場年內的表現,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表示,公司始終相信光伏行業發展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行業技術進步和應用發展的空間依然巨大,光伏行業將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持續向前。

落後產能加速出清

“2023年以來,光伏主產業鏈價格快速下行,對光伏企業的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部分企業甚至出現了虧損,這意味着整個光伏產業鏈的盈利或已經見底。”屈放分析稱。

硅業分會表示,目前的硅料價格已突破所有在產企業現金成本,在高庫存壓力下,部分小產能、老產能已經停車檢修。

不只硅料環節,光伏產業鏈的其它環節也不斷傳來停產或減產消息。

5月15日,ST聆達披露公告稱,公司子公司金寨嘉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寨嘉悅”)主要生產裝置繼續停產。公司在5月10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中曾披露,目前賬面資金尚不支持金寨嘉悅復產復工或升級產線。

“當前,光伏電池的技術迭代是行業發展的焦點,在目前的情況下,落後的技術和產能將會加速淘汰。”屈放稱。

艾能聚此前發佈公告稱,受技術迭代及市場需求影響,爲減少公司損失及從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的角度考慮,公司管理層決定,公司旗下多晶硅電池片生產線實施正式停產,後續復工時間將視訂單情況而定。

“對於光伏行業從業者來講,尤其是做電池組件的企業,風險是很高的。”鍾寶申表示,光伏電池技術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如果稍不小心做了重資產的投資,而技術被淘汰了,就面臨着巨大的風險。

“在當前的狀況下,政策端的助力和市場化的力量將共同推動落後產能出清。”屈放預計,隨着政策的落地和市場需求的恢復,行業將逐步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光伏行業經過多輪產能出清,6月份或有可能迎來行業調整的“底部”,產業鏈價格有望迴歸理性。在光伏行業長期向好的邏輯下,產業鏈利潤有望逐漸修復。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一季度,儘管光伏上市企業的業績整體有所下滑,但光伏裝機規模仍保持高增長。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光伏新增裝機45.74GW,同比增長36%。東方證券研報稱,展望2024年,全球光伏裝機預期462GW,同比增長約15%。

技術“競賽”推動行業進步

多位受訪人士認爲,從光伏行業發展來看,目前處於技術更新換代和下一代技術積累階段,具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在未來更具競爭優勢。

“逆週期的嚴峻挑戰下,企業唯創新不敗,研發是最爲關鍵一環。今年一季度,公司研發投入處同期高位,強有力地爲顆粒硅品質持續提升及鈣鈦礦、CCz、硅烷等高科技核心業務科研突破保駕護航。”協鑫科技運營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業內看來,創新是光伏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行業競爭加劇,更促使企業加強技術創新。而提升轉換效率,降低度電成本,是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不變的主題。

協鑫科技上述負責人表示,在光伏產業鏈競爭愈發激烈,市場價格受到較大沖擊和擠壓的背景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利潤空間雖然受到一定的影響,但這將倒逼顆粒硅不斷依靠科技與創新持續拉昇產品品質的上限和降低成本的下限,繼而錘鍊顆粒硅逆襲市場的耐力和張力。

“BC技術的工藝步驟非常多,而且加工精度、工藝精度要求也非常高,在光伏行業高度競爭的狀態下,做長遠的規劃和投入,對企業來講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對於隆基綠能當前主打的BC電池技術,鍾寶申表示,隆基綠能做BC技術總共投入了7年,先後投入了十幾億元的研發費用,申請發明專利120項。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儘管當前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行,但產業鏈上的不少頭部企業仍然積極地在技術上開展‘競賽’,這將持續推動光伏行業的進步。”屈放表示,同時,疊加智能製造和自動化生產線的推動,光伏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也在提升,未來光伏行業將會在降本增效方面更加精細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