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山西日報

山城呂梁顏更新

——呂梁市全力辦好20件大事要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花繁草盛,鬱鬱蔥蔥,壯美的呂梁山萬木競秀,生機勃勃。踏着時代的旋律,呂梁兒女奮勇爭先、拼搏創新的腳步不斷加速。

項目工地上,建設者們拼進度、趕工期。企業車間裏,工人們搶工時、忙訂單。城市更新使飽經滄桑的山城舊貌換新,鄉村振興讓古老的村莊活力重現,文旅融合讓雄偉的山川揚名四海……按照呂梁市委五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呂梁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部署的20件大事要事,呂梁大地掀起了抓項目、促轉型和惠民生的新高潮。乘風破浪,呂梁的風景無限美好。

抓項目

比拼趕超爭先進

微風和煦,灼灼芳華。呂梁新區兩岸氣象萬千、欣欣向榮,一個個項目火力全開,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大道綠樹成蔭。今年以來,呂梁市牢牢牽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全力推進呂梁新區建設,千方百計搶時間、搶機遇、搶要素,跑出項目建設的“加速度”。

“目前項目主體已經完工,建設者們抓緊時間進行體育場水穩鋪設、體育工藝、室內安裝、水電暖等相關附屬工程施工作業,預計6月底完工。”呂梁市新區建設管理中心副主任、體育場項目負責人張國政一邊走一邊指着正在施工的作業介紹道。走進呂梁新區體育中心體育場項目現場,施工工地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壓路機正開足馬力來回碾壓剛剛鋪設的路面,現場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熱火朝天的忙碌場景隨處可見。

呂梁新區體育中心體育場項目是呂梁市委、市政府今年統籌推進的“20件大事要事”之一,也是呂梁新區建設的標誌性工程。作爲呂梁市高標準建設的體育場所,該場館建成後可容納觀衆超過20000餘人,將填補呂梁市標準體育場所的空白,成爲集體育競賽、大衆健身、文化表演、休閒娛樂爲一體的綜合服務型多功能場所,對於豐富市民體育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服務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體育場項目是混凝土殼體結構建築,主拱跨度達到了204米,4個支撐點有80根樁基,單樁承載力能達到2000噸。”呂梁新區體育場項目施工總承包單位項目副經理張海燕認爲,高標準、高質量始終貫穿於新區規劃建設發展的全過程。他說,該項目在不同的位置分別設計安裝了38個監測點,能夠實時智能監測結構變形及應力分佈情況,在保障建築安全的同時,方便後續運營維護。

“呂梁新區體育中心體育場項目總投資超過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80%。在按照高標準規劃建設的同時,項目還融合了多項科技環保技術,打造綠色休閒場所,實現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呂梁新區體育場項目施工總承包單位項目負責人郝宇鋒介紹說,項目綠色建築等級按照甲級要求設計,綠化覆蓋率大於30%,設計了兩個雨水收集池,主要用於綠化的灌溉,而且還設置太陽能集熱板,用於淋浴加熱,實現環保節能的要求。

“按照2024年市委、市政府推進‘20件大事要事’工作目標要求,我們建管中心組織專班,科學組織施工,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力攻堅,全面推進項目建設,確保6月底體育場工程完工,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張國政信心滿滿。

促轉型

綠色低碳蹚新路

“人說山西好風光,右手一指是呂梁。”在山西的地形圖上,呂梁形似一道脊樑,支撐起了表裏山河的基本輪廓。而從山西的經濟版圖看,呂梁市更是以穩居全省第一方陣的經濟總量,成爲了帶動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

作爲傳統產業大市,呂梁經濟因煤而興,煤焦冶電等傳統領域是呂梁經濟的主要支撐。近年來,呂梁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促進經濟高質量轉型的精神,堅持從實際出發,積極推動煤炭資源綠色轉型、持續開展能源革命,經濟發展實現了質和量的全面提升。

藉助數字技術,呂梁市不斷推進煤炭產業實現綠色轉型。自2020年以來,呂梁市不斷將“算力”輸入井下。根據今年呂梁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呂梁市煤炭先進產能佔比超全省11.3個百分點,智能化礦井建設全省領先。焦化產業在全省率先進入大型現代焦爐時代。“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填補了國內空白。氫能發展指數保持全省第一,純商業化氫能重卡應用場景全國唯一。

3800萬噸的焦炭年產能和35億立方米的非常規天然氣年產能,是呂梁市發展氫能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先行一步的條件。立足資源優勢,錨定長遠目標,呂梁市制定並實施了“一體兩翼、三港四鏈”的氫能產業發展戰略,依託孝義鵬飛、山西美錦兩大龍頭企業,發展氫能產業,打造產業集羣,建設氫能產業北方基地。截至目前,呂梁市已具備7.5萬噸制氫能力,11座加氫站投入運營,500輛氫能重卡往返於物流運輸線上,年產1000輛氫能商用車生產線已投入使用,6輛跨城氫能中巴客運車拉近了員工與企業的距離。據統計,過去一年,呂梁市氫能重卡總行駛里程已經超過800萬公里,部分單車裏程已超10萬公里,碳減排達到1.1萬噸,淨化空氣達1.6億立方米,成爲全國氫能重卡自主商業化運營的典範。據山西省2023年氫能產業發展指數顯示,呂梁市氫能產業發展綜合指數376.76,位列全省第一,氫能資源、加氫站建設、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政策力度、氫能產業鏈等單項指數顯著高於其他地市,“氣—站—運—車”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初步形成,呂梁氫能已經實現了從“破題開局”到“全面開花”的精彩蝶變。

“氫能是綠色產業,更是具有廣泛發展前景的未來產業,依靠氫能產業引領呂梁轉型不僅爲煤炭產業精細化和綠色化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也爲呂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推動全方位轉型開闢了道路。”呂梁市工信局局長李冰峯把佈局氫能產業看成破解呂梁經濟發展困局的一劑良方。

惠民生

幸福美麗新家園

寬闊平坦的道路、煥然一新的小區、小巧精緻的“口袋公園”、乾淨方便的公共廁所……自己生活的城市越來越好,已經成爲很多呂梁市民的共同感受。

2023年8月31日,全長3.4公里的文豐路拓寬改造工程正式建成通車。作爲呂梁市區首條連通主城和新區的立交快速路,它的拓寬改造不僅是道路的煥新,更是城市“溫度”的提升。改造後的文豐路寬敞平整,交通標識標線嶄新亮眼,綠化帶規劃科學合理,花灌木與常綠植物疏密有致,如同一條生機勃發的“大動脈”,有效提升了片區交通承載能力,完善了城市路網結構。

“我在這個路段做生意已經10多年了,以前這裏車流大,出行人員多,尤其是遇上早晚交通高峯時堵車非常嚴重。現在改造完成了,交通暢通了,臨街很多商鋪已經重新裝修開張,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商戶張強在這滿滿的細節中感受到了城市的發展。

“開車路寬、出門見景、推窗有綠,現在的城市建設真的是考慮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家住市區濱河南路的趙瑜對家門口的變化讚歎不已。在趙瑜看來,扮靚城市“方寸之美”,帶給老百姓愜意生活的“口袋公園”串珠成鏈點綴在城市的各個地方,美麗和綠色變得觸手可及。去年以來,呂梁市城市管理部門持續做大做優以綠蔭城的園林文章,園林綠化工作在“口袋公園”、“小微綠地”、公園提質改造、景觀綠化等方面均衡發力,利用部分臨街閒置空地、臨街天坑,完成八一街小遊園、昌平路蓮花家園西南角小遊園等6個“口袋公園”建設和呈祥路南延綠化共7項綠化建設任務,全市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6平方米以上,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9%,爲市民帶來伸手可及的“綠色幸福”。

近年來,呂梁市委、市政府以改善民生爲根本,深入謀劃實施一批事關呂梁城市建設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補齊城市道路發展短板,拓展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讓城市更美麗、更宜居、更有吸引力。截至目前,市區長輸集中供熱管網、市文化館等一批城建項目建成投用,132個老舊小區完成“整容”改造,102個“口袋公園”扮靚城市空間,100個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卓有成效,3個鄉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3個鄉鎮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宜居宜業正逐步成爲美麗幸福呂梁的新標誌。(王洋 羅麗 黃川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