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邱 風

“基本都提前跟學校簽約,不能往外說”“孩子太難了,沒有什麼玩的時間”“學到現在,花了得有幾十萬元”……據《焦點訪談》報道,眼下正值小升初招生階段,本來小升初實行的是免試就近劃片入學政策,可仍然有很多家長在爲孩子擇校焦慮。日前,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機構舉辦的以配合個別學校“掐尖”爲目的的招生說明會正在暗地開展。

無論“孩子太難了”,還是“花了得有幾十萬元”,家長的這些心聲,都讓人讀出揮之不去的無奈、無力、無助感。涉事學校在“掐尖”,你不配合,孩子就進不了所謂的好學校、重點班,在教育跑道上就會落下風。這也正是家長焦慮的重要原因。

問題是,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開始推進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近年來,教育部要求各地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和“公民同招”,指導各地完善學校劃片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月,教育部發布通知稱,將開展2024年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堅決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現象。這是教育部首次以專項行動的方式,對全國義務教育招生作出全面系統的工作部署。在這種背景中,爲何有的學校無視規定,一再“掐尖”?

可以確定,“掐尖招生”不僅破壞了教育公平,傷透了廣大家長的心,也是相關部門治理的一個重點。全面排查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和“公民同招”入學政策、規定、程序、辦法,增強招生入學工作的科學性、規範性、透明度,這是公衆的呼聲,也是相關部門的責任。

那麼,該如何“掐”掉“掐尖招生”亂象?一方面,強化招生信息公開。各地要增加招生入學工作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主動公開招生政策、劃片範圍、報名條件、招生程序等羣衆關心的重要信息。招生入學工作越透明,越便於公衆監督,“掐尖招生”的難度就越大。

另一方面,優化招生入學流程。各地要嚴格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效能的政策部署,進一步優化登記入學、電腦派位工作,便捷招生入學流程,減輕羣衆負擔。其實,推進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意義重大,並不難落實。只要相關部門秉持公心,嚴格守規,不動歪心思,不打“掐尖招生”的主意即可。

但從現實反饋看,一些學校爲了高升學率,頂風作案,一再踩線。對此,就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正如教育部發文所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招生期間問題頻發、輿情較多地區和學校的指導,對違規招生行爲,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說到底,動真格,真追責,相關學校纔不敢亂來。如果對“掐尖招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出於政績等需要默許涉事學校“掐尖招生”,那麼這個亂象就難以根除。專家指出,目前不少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考覈評價導向依舊停留在唯分數、唯升學,這是招生亂象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從這個角度看,要徹底消除“掐尖招生”等亂象,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正三觀”,完善考覈體系,不能“逼”着相關學校“掐尖”。

教育公平不容踩踏。掐斷“唯分數”的念想,“掐”掉跑偏的政績觀,“掐尖招生”纔會失去土壤。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提出開展基礎教育“規範管理年”行動,其中就包括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組織以選拔生源爲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採用各類競賽證書、社會培訓成績、考級證明等作爲招生依據。治理“掐尖招生”,有決心、有方向、有力度,就一定有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