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韩婷高东起

2024年5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参加“行走先行区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刘家坡村,参观沂源华盛科沃云基地,探访果园的智慧化管理究竟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农收入,赋能果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沂源华盛科沃云数字果园位于鲁村镇刘家坡村,占地238亩,总投资3100万元,2020年2月开始建设,并于2021年4月份实现试运营。

基地果园实行全设施农业和数字化管理,通过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实施,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现场气象、土壤、空气环境的实时监测,以及对种植基地的灌溉、施肥等农业设施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果园防虫网覆盖实现了防虫、防冰雹、防倒春寒的目标。通过套种艾草、驱蚊草等中药材,进行全覆盖网格化物理防虫,实现防虫、增收双成效;在果业生产中创新实践臭氧杀毒杀菌技术,替代传统人工喷洒用药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通过铺设水肥药一体化管网,实现了水、肥、药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管理。

该套系统的使用可减少人工、精准调控、规避风险,通过项目实施实现节省人工20%—30%,节省水肥和农药10%—20%,增加产量10%—20%,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并为农产品溯源提供安全保障。在果园管理室的智慧大屏上,全景式展现了果园的各项监测信息和实时动态。据沂源华盛科沃云数字果园基地负责人齐凯介绍,种植时间、种植天数、地块面积、除草及浇水记录等都有详细记录,形成每个地块的追溯体系,保证果品的安全。同时,通过规范化种植,果园被分为9大片区34个小区,每个小区地块被标记编号。

每个地块都设置传感器,因而可以获取土壤墒情、微气象站、虫情监测站、果蔬生长监测站的实时信息。如土壤墒情监测可了解土壤的20公分层、40公分层、60公分层的水分和温度,通过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浇水。经过智慧操控,只需要打开水肥一体化自动开关,通过手机和电脑端控制,就可以完成此地块的精准浇水施肥,代替过去大水漫灌的模式。微气象站的监测可以预测降雨时间和降雨量,捕捉风速、光照强度等,并根据反馈的信息,总结分析适合果树生长的最佳环境。虫情监测有效引导物理防虫,气味杀虫通过散发气味诱导虫子进入电机杀虫,环保无害。齐凯表示,由于传感器使用锂电池,不需考虑电力接入,提高了安全性,也规避了断电带来的不稳定性。另外,果实生长的传感器会监测果径变化和大小,主要来记录苹果一年当中健康生长需要的水分、温度、天气等环境,然后反馈收集信息后,让更多年轻人来管理果树。“过去都是老果农管理果树,但现在村里老龄化比较严重。我们进行现代园区的种植模式,更好地吸引年轻人加入果蔬种植中来。”齐凯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