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被孫殿英盜掘,當年的朝中大佬如第一夫人、國舅、連襟等人,都收到了很多價值連城的寶貝,時任軍統局副局長(主持工作)的戴笠,也得到了一把乾隆御用九龍寶劍。

據軍統局總務處少將處長沈醉回憶,那把九龍寶劍雖然跟戴笠一起墜機,但並沒有完全損毀,被追回後上交了故宮博物院,最後可能在老蔣敗逃的時候,跟大批國寶一起運走了。

九龍寶劍終有重見天日的一天,但是與九龍寶劍齊名的九龍杯,卻至今下落不明——1971年被“外賓”順走的那隻九龍杯實際是景德鎮燒出來的複製品,真的九龍杯去了哪裏,我們問一問吳敬中,或許能得到一個比較準確的答案。

有兩個關於九龍杯的傳說,絕大多數讀者都知道:一個是楊香武三盜九龍杯,另一個是變魔術變回九龍杯。

《楊香武三刀九龍杯》的京劇,很多人都看過,魔術變回九龍杯是真事,因爲涉及到很多人物,細節也不必細說,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隻通過巧妙手段失而復得的九龍杯是1958年成功仿造燒製出來的,當時一套杯共有三十六隻,其中那隻陶瓷九龍杯通體雪白,倒入酒後便會現出鱗光耀眼的九條金龍,每條金龍狀態各異地出沒在雲山霧海之間,那條口含金珠的最大金龍,半個軀體都伸入到杯中,在酒水浸潤下,龍口中的金珠彷彿在滾動一般。

陶瓷九龍杯燒製出來後不久,那位陶瓷專家就在一次車禍中不幸辭世,因此這套珍貴而奇特的九龍杯便成爲世間絕品,但卻絕不是從康熙墓中拿出來的真品原件,於是問題就出來了:上海衡山賓館失竊又復得的九龍杯是陶瓷製品,那麼當年盜墓者從康熙皇帝景陵中盜掘出的那件珍稀國寶九龍玉杯,如今又到底祕藏在何處?

現存的是陶瓷九龍杯,消失的是玉器九龍杯,兩者的價值不可同日而語,說康熙九龍杯比乾隆九龍寶劍更珍貴,也完全有歷史和考古依據:康熙是爺爺,乾隆是孫子;九龍杯是工藝品,九龍劍是兵器。哪一個製造工藝更復雜、精良、珍貴,那是不言而喻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