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5月中旬以來,國內豬價迎來了一波堅挺上漲的行情。養豬業新週期孕育,下半年掙錢的預期加強。2024年4月,農業農村部表示,“今年二季度生豬市場供需關係將進一步改善,生豬養殖可能實現扭虧爲盈。”在下半年“養豬掙錢”預期衝擊下,A股市場豬肉股也連續震盪上漲。市場甚至一片驚呼,“二師兄”是不是要起飛了?

史上最難熬“豬週期”

本輪豬週期出現了史上最長、最難熬的週期底部,因豬肉供大於求,產能去化一波多折,全行業長時間陷於虧損,導致*ST正邦(正邦科技)、傲農生物、天邦食品三家上市公司出現破產或重整的情形。產能和出欄量是上市豬企兌現盈利能力的前提,但在長時間虧損後,全行業的資產負債表普遍“受傷”,有待修復,尤其是高槓杆高成本的豬企不得不縮減產能維穩現金流,意味着今年是本輪週期的關鍵轉折點,豬企的盈利能力難在短期內釋放。

一位從事養豬超10年的黃先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一輪豬週期有點不一樣,掙錢時間短,虧錢時間多,可能是我養豬這麼多年來唯一不掙錢的豬週期了。”本輪週期始於2022年4月,爲我國第六輪豬週期,但在10月觸及高點後,11月即迅速步入下行期,上行時間明顯較以往週期更短,整體上來說處於熊市。從能繁母豬數據也可觀測到,2022年4月開始,能繁母豬存欄開始上升,但產能擴張僅僅七個月後便開始下降。

在本輪豬週期中,上市公司的股價比較直觀地反映了市場情況。順鑫農業股價較2020年創下的歷史最高價累計回撤約80%;新希望、大北農等股的累計跌幅都超過50%。飼料龍頭新希望的生豬養殖業務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公司股價自2020年9月見頂後,進入了長達三年半的調整期,當前股價報9.3元。可見在漫長的下行週期下養豬行業整體之艱難。

豬週期的拐點信號也給了產業資本重整的信心。今年5月10日,*ST正邦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已於4月30日向深交所申請撤銷因觸及財務類強制退市情形的退市風險警示。截至目前,公司已收到產業投資人雙胞胎集團及其他財務投資人根據《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以及《重整投資協議》支付的重整投資款項共計約41.1億元。*ST正邦表示,根據《重整計劃》,雙胞胎集團承諾:本次重整完成後的24個月內,雙胞胎集團將逐步啓動自身生豬養殖、飼料等業務資產置入上市公司的重組程序,4年內完成相關業務及資產的整體上市。

“豬週期”拐點信號明顯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了31省份2024年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4月,23省份CPI同比上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4月,全國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0.3%,同比連續三個月上漲。4月CPI同比漲幅回升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當月豬肉價格同比漲幅擴大。

根據中國養豬網的統計數據,近期,國內外三元生豬價格呈大幅上漲行情,在全國可監測的31個省/市/自治區中,豬價走勢爲27漲4平0跌,僅有安徽省、福建省、甘肅省、西藏自治區等四個地區出現持平態勢,其他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全國南北地區,豬價全線上漲,北方地區豬價漲幅明顯擴大,西南以及華南市場以弱穩偏強爲主,市場呈現超預期上漲的走勢。

另外,近期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0850萬頭,同比下降5.2%;一季度生豬出欄19455萬頭,下降2.2%。一季度末能繁母豬存欄3992萬頭,同比減少314萬頭,下降7.3%;環比減少150萬頭,下降3.6%。業內普遍認爲,回顧歷輪豬週期來看,當豬價、仔豬、能繁母豬數量同步跌入新低點意味着週期底部出現的信號。

在今年4月19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表示,近期,市場供需關係加快改善,生豬價格連續回升,養殖虧損減輕。目前生豬去產能效果逐漸顯現,能繁母豬存欄量、中大豬存欄量和新生仔豬數量都呈現下降趨勢。二季度生豬市場供需關係將進一步改善,生豬養殖可能實現扭虧爲盈。

從3月份以來,豬價持續回暖,下游部分養殖端就已經開啓盈利模式。截至5月10日,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開表示,今年以來,公司的生豬養殖業務減虧明顯,且在一些時間段內已經實現了盈利。新希望在日前表示,“4月份,在豬價15.1元/公斤左右的水平上,公司實現了整體單月的盈利。養豬的各類成本也在快速降低,從目前的經營效果和成本下降情況來看,我們此前做的主動調整是很有效的。5、6月份業績繼續上行的概率也比較大。”

研報裏的豬

值得關注的是,豬週期上行預期增強的同時,近日多家券商也撰寫研報力挺。中金公司研報指出,豬週期反轉預期強化,板塊進入佈局期,低成本、高彈性豬企優先受益。週期角度,我們判斷2024至年末豬價具備逐季上行基礎。企業角度,我們判斷目前豬企資金壓力已處歷史極值,豬價上行期爲資產負債表修復關鍵窗口。投資角度,本輪行情並未搶跑豬價,豬價右側拐點是關鍵催化。

方正證券指出,從4月飼料數據同環比再降來看,印證前期產能去化成果,接下來供給趨勢下行,豬價趨勢上行或將發生。湧益諮詢數據顯示,近期商品豬出欄均重及凍品庫存率均逐步下行,供給端的消耗或可爲後期豬價上漲提供助力。豬價或將以慢牛趨勢上漲。無論是豬價在前期降重拋壓下不跌,還是近期突然跳漲,反映的均是生豬供需基本面在逐步緩解,未來豬價將上漲。在無極端情緒作用下,5、6月豬價將呈現慢牛上漲的趨勢,5月底有望漲至近16元/公斤,6月繼續上漲,三季度迎來較大幅度上漲。

文/本報記者 朱開雲 統籌/池海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