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彙集了中國古代宮廷建築文化的精華,爲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1987年,故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被譽爲“世界五大宮之首”。著名文物專家羅哲文先生曾賦詩“五百餘年多少事,風雲幻變日紛爭。繁華夢散笙歌靜,宮闕巍峨紫禁城”,說明紫禁城作爲歷史實物見證的文化價值。紫禁城的建造,遵循中國古代《周禮》“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都城營建原則,自明初永樂年間初創,迄至清末宣統遜位,歷經五百餘年的歷史沉澱。其間保養、維護經常進行,上規模的修繕、翻新也從未停止,或數年一次、或十數年一次。總的來看,紫禁城的發展歷經明初永樂到正統時期的創建、明中葉嘉靖到萬曆時期的鞏固、清代前期的繁榮等重要階段,其中以康熙到乾隆時期的修繕與擴建,對後世的影響最爲深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