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中國風電企業正在加緊出海步伐。

5月9日,金風科技(002202.SZ)宣佈,與通用電氣(GE)在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簽署相關協議,完成金風科技首個海外風電裝備製造基地——卡馬薩里總裝廠的收購。

金風科技稱,這標誌着其在全球化戰略佈局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總裝廠生產的風電裝備將符合巴西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銀行(BNDES)的本地化要求,使客戶能獲得BNDES的長期融資。

卡馬薩里總裝廠計劃在2024年底前具備風電機組的量產能力,未來預計在卡馬薩里區域創造超過100個直接就業崗位和超過1000個間接就業崗位。

近年來,巴西同樣致力於能源轉型,目標是力爭在2060年實現淨零排放。據巴西商業資訊網,巴西風電資源豐富,預計到2030年,風能行業的規模將擴大近一倍,投資額將達到1750億雷亞爾(約合人民幣2465億元)。

這促使金風科技在此投資建設風電裝備製造基地,開發完善本地供應鏈。

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顯示,2023年,金風科技以16.4 GW的新增裝機容量蟬聯全球第一,其中95%的裝機都位於中國。

通用電氣(GE)排名全球第六名,同比下降了三位。由於美國2023年的新增裝機容量下降至2017年以來最低水平,雖然通用電氣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佔比依然最高,但其在美國的新增裝機容量同比下降了35%。

由於技術基因源於海外,此前很長時間內,中國風電整機商無法與國際巨頭匹敵。2007年,中國纔出口首臺風機;2015年,中國兆瓦級風機首次出口歐洲。老牌海外風機巨頭西門子歌美颯、維斯塔斯、通用電氣、Nordex四家整機制造商,基本瓜分了除中國外的國際風機市場。

但近年來,隨着中國風電行業的發展,中國風機在全球市場上擁有了更強的競爭力。截至2023年4月,全球市場約六成風電設備產自中國。且隨着國內風機“價格戰”愈演愈烈,整機商通過加速出口搶佔海外高利潤市場。

與此同時,老牌海外風機巨頭狀況頻出,盈利水平出現下滑,更是出現了西門子歌美颯風機質量危機等負面信息。2022年,國際風電整機三巨頭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GE都相繼宣佈裁員計劃。

2021年彭博新能源的全球風機制造商排名中,前五名還有三家外企,金風科技以及遠景分列第二和第四。去年排名中,前五僅剩排名第三的維斯塔斯。

該機構數據顯示,中國出售向海外市場的風機價格相較於他們的西方競爭對手平均低20%。金風科技2023年在海外新增裝機容量最多,達748 MW。

巴西是金風科技第一個海外市場。2021年,該公司在巴西的首個整機供貨項目落地,項目位於巴西東北部皮奧伊州的Lagoa do Barro市,項目總裝機82 MW。

截至目前,金風科技在巴西累計裝機662 MW,該公司稱,未來在巴西裝機容量將超過1 GW,項目涉及巴西Ceará州、Piauí州、Bahia州等區域。

近日,金風科技還簽約了首個菲律賓項目,其與東南亞頭部可再生能源公司The Blue Circle(TBC)簽訂Kalayaan 2風電項目協議,總裝機量爲100.8 MW。

項目位於菲律賓內湖省,使用17臺GW165-6.0MW風電機組,金風科技將爲其進行機組供貨、運輸、吊裝、調試,並開展爲期10年的長期項目運維服務。

該公司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其銷往海外的風電機組佔中國風電機組出口總量的比例接近50%,在北美洲、大洋洲、亞洲(除中國)及南美洲的裝機量均已超過1 GW。該公司已在全球佈局八大海外區域中心。

去年,金風科技的出口營收佔比仍不大,但保持了高增速。其國際銷售佔總營收的比重由2022年的9.23%升至15.54%。截至目前,金風科技在手外部訂單共計29783.72 MW,其中海外訂單量爲 4677.47 MW,佔比約15%。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數據顯示,去年國內有六家整機制造企業實現風機出口,它們分別向18個國家出口了風電機組。金風科技出口量最多,其風機出口到了13個國家,共327臺,總容量爲1704.7 MW;遠景能源出口到5個國家,共278臺,總容量爲1624 MW。

出口排在前五的國家分別爲烏茲別克斯坦,佔比約25%;埃及,佔比約14.1%;南非,佔比約9.4%;老撾,佔比8.8%;智利,佔比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