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汤应彬

注蜡、修蜡、焊接……4月9日,在咸丰忠堡工业园区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咸丰中侨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八十余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在流水线上忙碌着,他们正在为南车集团、小鹏汽车等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

咸丰中侨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细分领域的企业,深耕汽车精密铸件的研发与铸造。经过岁月的洗礼,公司已经从低端装备生产制造转型成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佼佼者。

企业负责人姚红林透露,新能源汽车是公司当前的主要服务对象,客户群体不乏比亚迪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行业翘楚。公司能够制造发动机支架、发动机挂件、齿轮箱体、制动钳托架等数十种汽车关键零部件,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客户对汽车精密铸件的需求量和品质要求日益提升,公司加大了研发力度,持续优化铸造工艺。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首创了超高纯汽车精密铸件多元集成智能化生产技术,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项技术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多个精密铸件生产流程整合在一起,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姚红林介绍,“其特点在于高纯度、高精度和高度集成化,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为汽车制造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汽车精密铸件生产方式存在工序繁琐、人工干预多、错误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中侨科技的这项新技术,以其高纯度和高精度特性,确保了生产出的铸件质量上乘、性能卓越。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汽车精密铸件生产领域的空白,部分产品技术水平更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标准,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地位。

中侨科技拥有一支由10名专职研发人员和外聘的4名高校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配备有德国进口的直读光谱仪、布氏硬度计、金相分析仪等研发、检测设备。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公司相继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并于2021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4项国家授权专利和13项实用新型专利。

公司厂房设计年产量高达4000吨精密铸件,拥有近100套生产设备,年产值超过6000万元,实现利税1600万元。近年来,企业荣获恩施州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殊荣,2023年更是荣登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榜单,并成功通过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姚红林表示:“随着铸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对铸件需求的持续增长,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先进的技术是解决工艺落后问题的关键,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未来,中侨科技将继续坚持创新和质量至上的原则,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拓展市场,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