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見習記者 毛藝融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爲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務之首。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滬市”)上市的公司在穩固經濟“基本盤”的同時,堅持將新質生產力作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着力點。

滬市主板“提質增效重回報”方案中,近八成都提及了“創新”“研發”等關鍵詞,如晉西車軸在5月15日提出“堅持創新驅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將持續保障研發投入、強化創新能力建設、推動體制機制創新。

從近期披露的年報來看,滬市主板公司探索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步伐不斷加大。2023年滬市主板公司合計研發支出近9000億元,同比增長約5%,已連續3年保持增長態勢,佔據整個資本市場1.8萬億元研發支出的一半。細分行業方面,航空裝備、電力、通信服務等行業研發支出增速超30%,軟件開發、化學制藥等行業研發強度超10%。

無論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的湧現抑或是未來產業的孵化孕育,滬市主板公司都在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前線陣地。這些高研發公司也在資本市場上被給予更高的估值反饋。2023年末,滬市主板公司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比例在5%以上的公司整體市盈率爲36.14倍,高於2019年末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比例在5%以上的公司35.05倍的市盈率水平,亦遠高於滬市主板9.99倍的整體市盈率水平。

傳統產業加速改造提升細分行業科技龍頭湧現

傳統行業的滬市主板公司積極運用新技術實施改造提升,向“新”發展。2023年,電力標杆企業華能國際在保持業績穩健增長的同時,繼續加大研發創新,拓寬公司護城河,堅持綠色發展,勇擔社會責任。2023年,華能國際全年共有617件發明專利、3239件實用新型專利和320件國際專利獲得授權。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滬市主板湧現各類細分行業科技龍頭。重點產業鏈加速匯聚,從無到有,由點及面,爲高質量經濟發展提供新引擎。

光伏產業方面,有全球最大的單晶硅生產製造商隆基綠能和硅料電池片一體化龍頭通威股份,亦匯聚了福斯特、福萊特等光伏組件材料龍頭。

集成電路產業方面,有芯片設計領域模擬芯片龍頭韋爾股份和存儲芯片龍頭兆易創新,封裝測試領域市佔率全球前三的長電科技,國內整合設備製造龍頭士蘭微。

汽車產業方面,有廣汽集團、長城汽車、宇通客車等乘用車、商用車企龍頭,亦彙集了遍佈汽車各細分零部件領域的福耀玻璃、拓普集團、伯特利、均勝電子等86家零部件公司。

以光伏產業爲例,單晶硅龍頭隆基綠能持續以創新爲產品爲公司賦能。2023年公司着力佈局BC技術升級迭代,基於HPBC技術優勢形成了豐富的全場景產品矩陣,完成具備量產條件的高效HPBC二代產品研發。

佈局建設未來產業以科技賦能新發展

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等未來產業不斷豐富新質生產力的內涵。

2023年,韋爾股份繼續加大創新投入,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公司半導體設計業務研發投入金額爲29.27億元,佔公司半導體設計業務收入的16.26%,一方面公司繼續鞏固在圖像傳感器領域的護城河;另一方面,公司也積極佈局自動駕駛領域,讓汽車圖像傳感器能更好應對明暗變化場景,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

又如,海天精工作爲高端數控金屬切削機牀生產商,2023年交付數十條龍門及臥加智能柔性生產線,較傳統生產線效率可提升20%以上,助力客戶藉助工業自動化實現批量生產。

近十年來,滬市主板一批新興製造、現代服務公司數量呈現階躍式增長,滬市主板公司鏈接成實體經濟的脈絡。據統計,機械設備行業由45家增至125家;醫藥生物行業由62家增至109家;汽車行業由42家增至114家,電力設備行業由45家增至87家;電子行業由26家增至71家;通信行業由14家增至29家。相關行業公司收入、利潤和市值佔滬市主板實體企業的比重分別大幅提升5個、10個和10個百分點。高研發投入帶動新興產業湧現與傳統產業轉型齊頭並進、互融互促,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支持未來產業佈局。

本文來自“證券日報網”,作者:田鵬、毛藝融,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