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泉州晚報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龔翠玲 陳森森)“我想寫泉州的非遺。”“我要寫泉州的蟳埔女簪花圍。”……近日,泉州市實驗小學五年(7)班的一節語文課上熱鬧非凡,同學們熱烈地討論着如何給遠在4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小朋友回信。

記者瞭解到,不久前,該校五年級的400多名同學收到了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第八小學五年級同學的來信。因爲大家素不相識,所以,收到的每封信都像一個美妙的“盲盒”。

泉州市實驗小學五年(7)班的語文老師張安惠介紹,一拿到信,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這些信件把新疆的風土人情、特色建築、美食等一一呈現,並熱情地邀請同學們到新疆做客,領略新疆的風土人情。同學們開心地交流着書信裏的內容,表達了想要回信的心願。於是班級特別組織了一場小小的交流會,用於讀信和引導學生們討論回信的內容,待同學們寫好回信後再統一寄出。

據悉,新疆昌吉市第八小學是市實小的共同體學校,雖然距離遙遠,但一直密切聯繫互幫互助。此次書信交流活動,爲兩地學生搭起溝通的橋樑,進一步增強了民族團結意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