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白帆

“家裝第一股”東易日盛(002713.SZ)深陷維權風波,合同違約、拖欠供應商貨款、欠薪等問題接連曝光……一時間,東易日盛“跑路”、直營店關門的話題在網上傳播開來。

在輿論發酵的一段時間裏,東易日盛總部以及高層並未公開回應此事。

直到5月16日,東易日盛如約進行了2023年業績說明會,在不到兩小時的會議中,東易日盛業主遭遇的停工、公司關門跑路等問題被多次提出。但東易日盛董事長、總經理陳輝表示,各大城市直營店紛紛關閉的傳聞不屬實,並稱公司根據各店面的經營情況對店面進行調整優化是正常的經營管理,相關業務也有安排專門對接處理。

這些解釋並沒有得到所有人認同,輿論仍在進一步發酵。與此同時,多位產品經理、消費者以及東易日盛的員工(包括離職員工)準備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工地停工、拖欠貨款和工資,東易日盛怎麼不轉了

去年10月,消費者李莉與東易日盛家居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東易日盛鄭州分公司)簽署了一份合同,後者爲其提供家庭居室的裝修服務,約定工程期限爲75日,合同款項近20萬元。

在合同中,雙方約定家裝工程份三個階段支付款項。合同簽訂當日要支付合同總金額60%的首期款,中期款需要支付合同總金額的95%減去首期款,尾期款則在木作安裝的前三日支付。如今,她已經支付了所有費用,但卻遲遲等不來木作安裝(木作包括製作和安裝各種以木材爲材料的傢俱、結構、裝飾品等)。

李麗多次與對接的設計師溝通,對方表示公司資金鍊短缺,木作和其他定製的產品送不過來了。如今,頂着壓力的設計師也離職了。李麗表示,之前都是通過設計師溝通所有問題,不知道還能找誰處理此事。

“我3月份的時候跟設計師溝通過,想要把踢腳線、窗簾、花灑等預定的產品退掉,但一直沒成功。4月份,我的設計師跟我打電話說公司賬上一分錢都沒有了。”李麗告訴界面新聞。基於這樣的情況,設計師建議她把剩餘的錢兌換產品,但李麗拒絕了,希望項目收尾時能統一退款。“現在是啥東西都送不過來了,錢也退不回來,還有4萬元的東西沒給我。”李麗感到很無奈。

界面新聞通過多個渠道瞭解到,在鄭州、武漢、無錫、北京等多個城市,有不少消費者出現了與李麗類似的情況,甚至有消費者剛與對方簽訂合作,就出現了東易日盛爆雷的消息。還有消費者表示,自己的家裝工程剛剛開始,就被迫停工,或者有的施工人員因爲也被東易日盛拖欠勞務費,便把消費者家中的產品拿走抵債。

“我這個工程還算好一點,工長拿到錢了,工程也接近尾聲。但另一個同樣與東易日盛鄭州分公司簽署合同的鄰居,他們的磚都還沒鋪完,工長就把他們家的東西拉走了,也不給他們施工。還有一個鄰居,他們的油漆都被拿走了。”李麗提到自己處境並不是最糟糕的。

受影響的不只是消費者,不少東易日盛的員工也被欠薪。據李麗講述,上述和她對接的設計師,被東易日盛欠薪6、7萬元。還有一位東易日盛上海分公司的員工告訴界面新聞,自己也被欠薪8300多元。在網上公開討薪的東易日盛員工還有很多。

徐聰則是一位對接裝修工人團隊的項目經理,主要承接東易日盛鄭州分公司的裝修項目。他向界面新聞透露,由於總部不按時支付回款,他所承接的項目也拿不到錢。僅在鄭州,與他有類似情況的就還有十幾位項目經理,據他們統計,東易日盛共欠他們700多萬元的勞務費以及十幾位項目經理繳納的滯報金。

“跑路”傳聞紛起

在網上,包括消費者、東易日盛的員工、供應商、裝修團隊等不同羣體紛紛講述自己的遭遇,加上個別城市的分公司更換辦公地址,“跑路”傳聞紛起。多位利益受損者告訴界面新聞,他們計劃起訴東易日盛及相關方。

面對當下混亂的局面,東易日盛總部並沒有就此回應。但由於5月16日是東易日盛2023年業績說明會,無錫、寧波、武漢等一些城市消費者在線上提出訴求。其中一位無錫業主自述稱,裝修款已付95%,但沒有動工就通知沒辦法做了。5月9日通知協商退款,可又沒有辦法對接。對此,東易日盛方面僅回覆稱請聯繫當地交付團隊,集團也在進一步跟進推動業務保障。

在同一天,東易日盛鄭州分公司則發佈了《致廣大業主及各相關方說明函》,否認了跑路傳聞,表示會對所有客戶、員工及相關方負責到底。該說明函解釋稱,基於幾年疫情和房地產下行壓力,正在收縮店面以最大化減少經營成本。

武漢也是此次客戶維權集中的城市之一。界面新聞就此致電東易日盛武漢當地負責人李永剛。對方同樣否認了公司跑路的傳聞,對於業主被停工、承包商被拖欠賬款的問題,李永剛表示正在處理相關問題。

還有社交媒體流傳出來的信息顯示,有東易日盛的高層在其工作羣裏表示,東易日盛會通過抵押等方式籌集資金,解決問題。不過,目前這一說法尚未得到印證。徐聰對此並沒有太多信心。“公司是這樣說的,但是不知道這是不是說辭,暫時應對(輿論)。”

據徐聰介紹,5月7日公司內部曾召開各部門會議。他所在的鄭州分公司的負責人餘炬斌會議上安撫大家,建議等待公司資金到位,而且說他自己也有二三十萬元的工資沒給付。徐聰說,餘炬斌仍在處理問題,但基本不露面。

李麗、徐聰等消費者以及被拖欠款項的供應商,紛紛表示要起訴東易日盛,東易日盛的一些員工也計劃就公司拖欠工資的問題申請仲裁。

今年4月30日,東易日盛發佈了累計訴訟、仲裁情況的公告,截至發佈日期當前,東易日盛及控股子公司連續12個月內累計訴訟、仲裁事項涉及案件共計116件,涉案金額合計約爲人民幣5929.08萬元,其中公司爲原告的案件金額爲3087.08萬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絕對值10%以上。

界面新聞通過天眼查瞭解到,目前東易日盛涉及的司法案件多達600多件,其中74.1%的案件爲被告,19.2%的案件爲原告。

持續虧損10億元,多家分公司稱保持獨立運營

東易日盛成立於1996年,2014年2月,東易日盛作爲“家裝第一股”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曾經風光多年的東易日盛,緣何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東易日盛主要從事面對個人客戶的整體家裝設計、工程施工、主材代理、自產的木作產品配套、軟裝設計及精裝後的家居產品等家居綜合服務,業務範圍遍及全國。

據董事長陳輝在業績說明會上的表述,目前東易日盛共有22家分公司。另外,東易日盛董祕在投資者提問平臺表示,目前東易日盛還有64個直營店、34個加盟店。此次處於輿論漩渦的北京、武漢、鄭州、無錫等門店,均爲東易日盛的直營門店。

然而,從今年3月開始,這些直營門店被告知要自負盈虧。徐聰告訴界面新聞,客戶交給分公司的錢款都要通過集團總部統一支配,但由於當下集團資金出現問題,讓各個分公司自負盈虧,舉例來說,如果5月份分公司簽單1000萬元,只需要給集團交100萬元,剩餘900萬元留給分公司支配。

他進一步解釋,東易日盛在天津、石家莊、西安、青島、鄭州、北京等城市的分公司業績一向不錯,尤其鄭州分公司多年來都是全國前三。

界面新聞獲得的一份聊天截圖顯示,在東易日盛的裝修客戶服務羣中,有材料商在羣內發了一張“到貨清單”,包括櫃盆等13個商品,收貨方爲“瑞高對公朗先生”。徐聰解釋稱,這是東易日盛的訂單,如今在到貨清單上卻變成了瑞高的客戶。

河南瑞高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鐫琅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是兩家新成立的公司。徐聰懷疑,東易日盛鄭州分公司有人與這兩家分公司存在某種聯繫,把東易日盛鄭州分公司的訂單轉移到新公司。

“以前都是電子合同,現在不做電子合同,而是線下與客戶簽署紙質合同。訂單款項不是按照之前的流程轉到東易日盛總部的公共賬戶,而是轉到他們的私戶。”由於合同簽署流程的改變,徐聰認爲,這一行爲加劇了東易日盛鄭州分公司的爆雷。

界面新聞記者試圖撥打鄭州分公司的負責人餘炬斌電話瞭解情況,但無人接聽。

而在總公司那邊,東易日盛正在考慮店面和人員調整的計劃。陳輝在其業績說明會上提到,2024年東易日盛暫無開新店面的計劃,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部分合並、換址等調整安排。人員方面,陳輝稱鑑於市場環境及降本增效考慮,公司確有部分人員調整及優化舉措。

分公司與總部之間的關係愈發微妙。在陳輝公佈店面調整計劃的當天,東易日盛北京分公司、東易日盛鄭州分公司、東易日盛西安分公司、東易日盛天津分公司等均發佈了聲明。其中西安分公司、天津分公司均表示目前輿論中出現的各種傳聞與他們無關,分公司會保持獨立運營。

對於當下東易日盛被曝出來的拖欠工資、項目停工以及對分公司管理的調整計劃,界面新聞多次撥打東易日盛董祕辦公電話以及董事長陳輝電話,但截至發稿均無人接聽。

近幾年,東易日盛負債率連續走高,業績急轉直下。2022年,東易日盛創下了上市以來歸母淨利潤的最低值——虧損7.45億元,2023年繼續虧損2.09億元,2024年第一季度虧損1.16億元。

4月30日,東易日盛發佈了一則《關於未彌補虧損達到實收股本總額三分之一的公告》,表示報告期受內外部環境、客戶消費意願下降、消費習慣改變等多重因素影響,裝修業務需求減少或延後,公司業務拓展、簽單不利,雖然收入較2022年有所增長,但仍未恢復至理想水平。

爲解決資金問題,東易日盛也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今年2月7日,東易日盛發佈了公告,稱要開展應收賬款保理業務,保理融資金額總計不超過(含)人民幣2億元。同一天,東易日盛還發布公告要擬使用本公司及子公司資產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申請總額度不超過人民幣4.5億元的貸款額度。這兩筆資金合計爲6.5億元,幫助東易日盛及子公司資金週轉、滿足經營資金需求。

(應受訪者要求,李麗、徐聰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