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7日訊(編輯 劉蕊)隨着美國證監會13F報告陸續出爐,衆多投資機構對於美股的調倉動向也逐步明晰。

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不少外資機構大舉買入中概股或相關ETF,表明其對中國資產前景的信心。總體而言,拼多多、阿里、京東、百度等中概互聯巨頭成爲他們偏愛的對象。

對沖基金大佬大幅買入中概股

13F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億萬富翁投資人、對沖基金Appaloosa資產管理的創始人David Tepper顯然對中國資產青睞有加,不僅大舉加倉阿里、拼多多和百度等中概股,還新建倉了兩隻中國股票ETF。

今年第一季度,appaloosa爆買690萬股阿里巴巴,使其總股本達到1125萬股,對其持倉增加了一倍多。在這一加倉動作下,在其67億美元股票投資組合中,阿里巴巴成爲第一大重倉股,佔其投資組合的7.39%。

除阿里巴巴以外,該基金一季度還增持了132萬股拼多多和117萬股百度,使其持倉量達到210萬股和180萬股,在其投資組合中分別佔3.61%和2.81%。

David Tepper還建倉京東和兩隻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ETF——KraneShares CSI中國互聯網ETF(KWEB)和iShares中國大盤股ETF(FXI)。

與此同時,他減持了美股“七巨頭”,包括亞馬遜、微軟、Meta Platforms Inc.和英偉達。一減一增,截至一季度末,中國股票和ETF佔到其股票投資組合的24%。

《大空頭》原型加倉阿里和京東

無獨有偶,華爾街知名基金經理、《大空頭》原型邁克爾•巴里(Michael Burry)也在今年第一季度繼續加倍押注京東和阿里等中概股,表明其對中國科技股的前景看好。

報告顯示,截至3月31日,巴里增持了16萬股京東股票和5萬股阿里股票,使得這兩隻股票繼續成爲其前兩大持倉,分別佔其股票投資組合的約9.53%和8.74%。

除阿里和京東外,今年第一季度,巴里還小幅建倉了4萬股百度ADR,以3月底股價計算持倉市值約爲421萬美元,在其持倉中佔比4.07%。

淡馬錫:新建倉中概股ETF

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基金同樣對中概股保持關注。

今年第一季度,淡馬錫選擇建倉超150萬股的KraneShares中國海外互聯網ETF(KWEB),截至3月末持倉市值達3999萬美元。

與此同時,淡馬錫還持有920萬股阿里巴巴股票,截至3月末持倉市值爲6.66億美元,爲其第六大持倉股;持有30.14萬股百濟神州股票,截至3月末持倉市值爲4.71億美元,爲其第十一大持股;持有360萬股京東股票,截至3月末持倉市值爲1.07億美元。

美國銀行加倉多隻中概股

美國銀行同樣在今年第一季度加倉多隻中概股。

截至今年3月末,美國銀行新買入518萬股京東股票,使其持倉市值達到1.8億美元;買入291萬股拼多多股票,持倉市值達4.74億美元;買入586萬股阿里巴巴股票,持倉市值達7.15億美元。

就在上週,美國銀行分析師拉爾斯·納克特 (Lars Naeckter) 也發出了看漲中國股票前景的表態。

他提出,香港恒生指數已經較1月份低點累計上漲 24%,其中4月上漲7%;熱門中概互聯ETF——KWEB也已經較1月份低點上漲 30%,他預計,除非未來出現意外負面因素,否則預計這一漲勢還將持續。

其他華爾街巨頭紛紛加倉

除上述基金外,還不不少華爾街巨頭在今年第一季度大幅加倉中概股,而京東、阿里、新東方等中概互聯巨頭都是他們關注的對象。

比如,高盛、Assenagon資產管理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大幅加倉拼多多,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大幅加倉阿里巴巴。

此外,貝萊德在今年第一季度大買7700萬股新東方ADR,對該股的持倉增加了足足50倍,3月末其在新東方單隻股票的持倉市值就達到60.57億美元。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