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濟南日報

電化學儲能、超充直流充電樁、高分子材料護欄、高速單臂衝壓機器人、體外診斷試劑……在日前舉行的“向‘新’而行”——濟南新質生產力主題報道活動長清站,琳琅滿目的新產業、新技術和新業態讓參觀者大開眼界。這些了不起的“新三樣”逐漸成爲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經濟學中有一條著名的“微笑曲線”:產品價值鏈可劃分爲上中下游,研發與設計爲上游、製造與組裝爲中游、銷售與品牌爲下游,越靠近上下游,產品附加值越高。在這條曲線上,我國傳統制造業曾處在附加值最低的生產製造環節,話語權和標準制定權亟待提升。但是,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球創新版圖正在重構,全球製造業價值鏈已經開始重塑,爲我們發展新質生產力,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帶來更多機會和可能性。

“長清區將以‘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爲契機,堅持向‘新’而行、向‘質’圖強,努力在產業項目謀劃、未來產業佈局、創新平臺培育等工作領域實現新突破。”在當天上午舉行的向“新”而行——濟南新質生產力主題報道活動長清站座談會上,長清區發改局主要負責人的一席話開啓了座談會的話題。而在下午召開的長清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輔導報告會上,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部部長、M PA中心主任張紅鳳圍繞“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主題進行了解讀。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瞄準“新技術”。過去,中國汽車大多“貼牌製造”,現在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從電池到整車,正告別“代工模式”,躋身產業鏈中高端。這種改變的背後,是產業鏈上衆多企業的共同努力。比如,你所駕駛的新能源汽車車架很大可能就是由車企購進的濟南奧圖自動化熱衝壓設備製造。以往需要依賴進口的衝壓機器人機器手,從機械設計、電氣設計、三維仿真軟件也在奧圖自主研發成功。把握市場機遇,瞄準新技術,是我們拉動產業全鏈式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的必由之路。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嵌入”新產業、新業態。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大環境下,把握產業發展脈絡?“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應主攻產業鏈核心環節和價值鏈高端環節,從技術鏈高端嵌入,從產業鏈前端植入,以高端要素的“聚沙成塔”帶動和促進產業鏈在全球價值鏈上的躍升。另一方面,對中低端產業也要有序引導、調整佈局,通過技術改造升級催生新產品和服務供給邁向高端。比如,中國石油集團濟柴動力有限公司通過和華爲合作開始超充直流充電樁的佈局。而濟南奧圖通過一件件自主研發的高分子材料護欄就能在短短一年時間實現千萬產值。

發展更多“新質生產力”,更要積極作爲、敢於決斷,緊緊抓住產業新賽道稍縱即逝的“機會窗口”。去年,經過多方考察,長清本土企業山東魯潤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決定在濟南長清大學城建設新能源裝備智造項目。企業去年年底拿地,今年5月完工,按照計劃6月即可投產,這一連串的高效率正是來源於項目承載地崮雲湖街道對項目“拿地即開工”的周密部署。街道通過“問題前置”工作法,在開工之前,工作專班研判分析和解決項目建設中面臨的各類問題,提前部署清表和協調臨水、臨電、垃圾存放等工作,及時滿足項目推進的各種需求,爲企業從建設到投產節省大量時間。

新興領域沒有先例可循,沒有模板參照,很多時候考驗的就是當地政府的判斷力甚至是決斷力。從“追趕者”到“領跑者”,我們必須把握機遇、主動作爲,不遺餘力育“新”提“智”興產業,贏得發展主動權。

(本報記者邵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