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濟南日報

萊蕪區12345熱線接聽後續:

一心一意爲羣衆服務一筆一劃書民生錦途

編者按濟南濃濃的“煙火氣”,與一條熱線始終不變的相伴相守息息相關。12345熱線,一頭連着政府,一頭連着羣衆,是即時響應羣衆訴求的“民聲線”,更是檢驗各級各部門辦理能力的“標準線”。

近年來,全市各單位、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陸續前往12345熱線接聽市民來電,直達問題現場,助力問題解決。不轉移、不推諉,企業和羣衆的急難愁盼問題被一一攻克,架起了政府和羣衆的“連心橋”。

熱線管不管用,人民羣衆是最好的裁判。今起,12345熱線將通過濟南日報“泉城‘會客廳’”系列報道,聚焦羣衆訴求“閉環管理”,以主要負責同志現場接聽、熱線工作人員實地解決的後續追蹤,展現12345熱線如何做強民生主陣地。

萊蕪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光輝帶隊接聽12345熱線。

熱線辦理現場,萊蕪區各職能部門共商解決方案。

萊蕪區召開全區熱線月度例會。

羣衆爲職能部門送上錦旗表達感謝。

今年3月份,萊蕪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光輝帶領部分區直部門和街道(鎮)主要負責同志,到12345熱線接聽羣衆來電。接聽過程中,負責同志認真聆聽、仔細記錄、細緻解答。

熱線辦理現場,針對部分羣體性工單、個性化訴求,萊蕪區以“閉環管理”機制爲抓手,上下緊密聯動,讓羣衆訴求“件件有回應,事事有着落”。對此,濟南日報記者展開走訪。

熱心市民談“壓茬推進”星河城二期乘涼亭熱心市民杜宛軍

5月10日下午,記者在星河城二期的乘涼亭見到了熱心居民杜宛軍。前段時間,他和幾名業主代表一起前往萊蕪區自然資源局,送了一面錦旗。

杜宛軍作爲業主代表通過12345熱線反映問題,起初,大家夥兒都說:“幾年的歷史遺留問題,一個熱線電話就能解決?”很多業主在心裏犯嘀咕,直到一通了解問題的熱線回訪電話打來,他和業主們才逐漸有了信心,“咱的房產證,有希望!”杜宛軍介紹。

採訪中,坐在乘涼亭長椅上的杜宛軍時而站起身,時而陷入沉思,手裏抱着一摞辦理房產證所需的材料,打開了話匣子。

“星河城小區因房產開發商經營出現問題,導致規劃、建設等手續不全,企業被查封。他們自然也達不到不動產登記的條件,原定的房屋產權證計劃被擱置。”杜宛軍回憶道,“大家在打12345熱線之前,也不知道該找誰、也不知道誰主管這件事兒。”

“那天也巧了,看到12345熱線的接聽預告,萊蕪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光輝到熱線接聽來電。”杜宛軍笑着說,“大家夥兒抓住這個機會,撥打了熱線。”

記者瞭解到,接到電話後,相關部門成立專項小組,針對小區因歷史遺留問題無法辦理不動產登記的情況,區自然資源局牽頭做好統籌協調,組織各部門集中辦公,分析研判,各環節“壓茬推進”。

杜宛軍說:“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終於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動產權證。”通過不動產權證的辦理,他深刻體會到了職能部門對羣衆訴求的重視。

在記者與杜宛軍的閒談期間,乘涼亭已聚集了不少前來曬太陽的居民。78歲的王國臨告訴記者:“我們一輩子攢的錢買了這套房,就是爲了給兒孫留點家產。有了房本,我們才安心。”

“針對羣衆通過12345熱線反映的訴求,必須做到接訴即辦,及時瞭解問題來龍去脈。”區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走訪中,多個職能部門共同商議、取證、查閱歷史資料,蒐集當年的辦理情況,堅持特事特辦,明確問題堵點,多次與相關單位召開專題協調會,一步步地協調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自承接區解決城市建設歷史遺留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以來,區自然資源局已牽頭化解30餘個住宅小區和單位的不動產登記辦證難題。

黨員代表見證“28天整修施工”

山財大街

黨員代表馬勝軍

10日18點,記者來到萊蕪區山財大街(鳳凰路—香山路),轄區黨員代表馬勝軍作爲志願者,正在周邊巡查。

作爲土生土長的萊蕪人,馬勝軍對整修之前的山財大街印象格外深刻。他告訴記者:“這條道路已運行了10年以上,由於道路運行時間長,重型車輛較多,導致各種道路坑槽、沉陷、裂縫較爲嚴重,是一條存在安全隱患、亟待解決的‘問題道路’。”部分羣衆也通過“區長接聽熱線”的契機,反映了此道路的修繕問題。

“在後續的熱線工作人員現場走訪過程中,我們提出路面整修、環境整治等訴求。”馬勝軍介紹,工作人員關注到大家的訴求,多次致電回訪具體細節,還記錄了走訪入戶時黨員代表和羣衆的整改意見。

爲進一步提升城市道路品質,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滿足市民出行需求,區城鄉交通運輸局決定對山財大街展開道路整修。“這條道路的整修工程:西起香山路、東至鳳凰路,全長1726.84米,現狀道路寬度約38米,車行道寬度約28米。”區城鄉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向上級彙報後,積極對接財政部門爭取資金,協調鵬泉街道做好附近小區道路出

行宣傳,積極和交警、審計部門對接,在28天時間內順利完成了山財大街的整修工程。

18點45分,馬勝軍巡查結束,退休後成爲一名志願者,他樂在其中。“對這條路有很深的感情,小時候,我們步行去上學,都要經過這裏。幾十年過去了,那時候的泥土路變成現在乾淨整潔的柏油馬路。”走在路上,馬勝軍感慨道,作爲一名在黨38年的黨員,他見證了這條道路的整修全過程,也從中體會着職能部門爲老百姓服務的用心、耐心。

青年志願者參與“定製化解決”

山東國欣頤養健康集團萊蕪中心醫院附近

青年志願者邱一名

針對個性化訴求的12345熱線工單,萊蕪區多部門聯動,助力熱線成爲社會生活管理的“維修扳手”、幫助羣衆紓困解難的“暖心大哥”。

“山東國欣頤養健康集團萊蕪中心醫院十字路口處以西,車輛隨處亂停、佔用人行道、出行堵塞不安全。”青年志願者邱

一名通過12345熱線反映訴求,“熱線工作人員及時致電回

訪。當天下午兩點多,轄區綜合執法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巡查。”邱一名錶示,在會議室內,來自多個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共同協商解決辦法,“定製化解決”羣衆的不同訴求,劃分車輛停放區域、制定巡查計劃,“還

針對業主反映的問題,逐一佈置解決方案。”

17點40分,針對下班人流量高峯期,萊蕪區熱線和綜合執法辦

公室工作人員引導車輛擺放,

將車輛疏導至合理停車區,

在人行道旁放置“禁止佔道”等標語,並安排專人展開現場巡查。

萊蕪區以各區直部門

和街道(鎮)主要負責同志現場接聽12345熱線爲契機,竭力爲羣衆服務,全面跟蹤熱線工單的督查、

落實工作,通過“閉環管理”

機制,高效解決羣衆訴求。(本報記者孫慧娟實習生熊貝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