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17日電 交通運輸部17日舉行成渝綜合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推動成渝區域交通一體化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相關情況。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徐文強介紹,到2027年,基本建立起推動成渝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

徐文強介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構成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四極”。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明確了成渝交通一體化發展的主攻方向。幾年來,重慶市和四川省積極攜手、相互賦能、相向發展,唱響唱好“雙城記”,特別是把交通一體化擺在突出位置,積極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步入第五個年頭,區域合作進入了聚力推進、深度融合的新階段。交通運輸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重慶市和四川省,共同發佈《成渝綜合交通標準體系》,目的是構建“1+3+N”的區域標準化協同體系,以標準提升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說,就是通過建立部省聯動、區域協同的高效能標準化工作機制,聚焦基礎設施、運輸服務、協同管理三方面高品質交通標準需求,加快制定一批特色鮮明、科學適用的高水平標準,推動成渝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徐文強表示,這次《成渝綜合交通標準體系》的構建,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雙核引領、優勢互補,強化雙城聯動,以標準協同促進發展趨同。

二是系統佈局、一體銜接,統籌推進重點標準制定,強化標準實施應用。

三是創新驅動、急用先行,充分發揮標準在關鍵和新興領域的引領作用,加快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綠色低碳等標準研製,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四是協同推進、動態完善,創新工作機制,鼓勵各方參與,並根據需求適時進行調整優化,以標準建設助推成渝地區綜合交通高質量發展。

徐文強稱,標準體系突出了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運輸服務一體銜接、運行管理協同聯動3方面的需求,共佈局了50項重點標準,包括兩地要聯合立項、共同制定、協同發佈的區域性地方標準28項;鼓勵先行先試、強化實施應用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2項。

徐文強強調,標準體系建設將分爲兩步走。第一步:到2027年,基本建立起推動成渝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第二步:到2035年,通過持續完善和優化,構建起更加系統全面、先進適用、開放兼容的標準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