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漳州5月17日電 (蘇祝巧 林智羣 汪碧海)眼下,正是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楊梅成熟的季節,村民們穿梭林間搶“鮮”摘果,裝箱上車,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簾。

在龍海區浮宮鎮,萬畝楊梅林紅透山野,隨處可見一顆顆散發着濃郁果香的暗紅色楊梅掛滿枝頭;微風拂過,一種酸酸的味兒、甜甜的香,令人垂涎欲滴。

圖爲果農正忙着採摘新鮮楊梅。曾秋波攝

據史料記載,從南宋開始,浮宮就開始種植楊梅。這裏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擁有着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產出的楊梅個大味甜、色澤鮮豔、芳香濃郁,“浮宮楊梅”名揚四方。

如今,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果農們的匠心經營,數字化管理,科技賦能,都讓浮宮楊梅產業不斷壯大。

在沃美土農產品有限公司的楊梅產地倉,一盒一盒精心分揀的楊梅剛剛打包好,即將裝車出貨。“雲南—福建這條線路我們從3月下旬就開始了,一般一天可以出貨4-5車,一天維持在一萬件左右。”該公司負責人曾行貴說。

圖爲工人正在對剛收購的新鮮楊梅分揀,準備包裝入庫等待發貨。汪碧海攝

如何讓楊梅叫好又叫座?品質是關鍵。“浮宮楊梅結合楊梅科技小院,引入生態管理、科學採摘、標準分級等科學生產方法。同時,我們還配備了專業的ERP系統和客服團隊,通過真空冷鏈空運,將新鮮的楊梅銷往全國各地乃至出口。”曾行貴說。

龍海楊梅科技小院是集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技術服務、農村科學普及和人才培養培訓的四位一體服務平臺,聚焦楊梅產業發展需求,技術人員定期指導,在病蟲害防禦,以及提高楊梅品質、糖度、口感、風味、耐運輸性等各個環節給予指導。

除了把控楊梅品質,沃美土公司還藉助冷鏈物流支持,讓浮宮楊梅插上“電商”翅膀,走出大山,甜蜜千萬家。

前不久,一批189公斤鮮楊梅經廈門海關關員檢驗檢疫合格後,第一時間以空運方式順利出口。

“我們出口的楊梅大多直徑在2.5釐米以上,備受海外中高端市場青睞。”曾行貴說,依託先進的冷藏技術和發達的物流運輸,沃美土公司搭上“互聯網+”快車,產品已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地。

除了提高品質、拓展銷路,這幾年來,浮宮鎮也在積極推進楊梅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

圖爲工人正在包裝醃製好的楊梅乾,準備發貨。汪碧海攝

在天福蜜果加工廠,一顆顆色澤鮮亮、果實飽滿的楊梅從堆滿鮮果的籃筐中挑選出來,正準備清洗並高溫蒸煮殺菌。

作爲楊梅深加工工廠,天福蜜果傳承浮宮楊梅醃製技藝,在市場上贏得了良好口碑。“我們的產品是用非遺的技藝加工出來的,是沒有添加劑的,可以常溫保存六個月。”天福蜜果加工廠負責人陳碧忠說。

在傳承傳統醃製技藝的同時,天福蜜果也在產品上不斷探索創新。陳碧忠稱,新產品的推出,不僅豐富了楊梅乾的口味,也拓寬了市場銷路。“我們現在又開創了好幾種新的楊梅產品,像聖女果楊梅、陳皮楊梅、姜楊梅等,進一步適應市場的需求。”

楊梅保鮮期較短,延伸產業鏈條等於延長了楊梅的生長週期,讓楊梅產得下、銷得出,既延長了價值鏈條,也賦予了更高的經濟效益。目前,浮宮楊梅深加工的產品除了楊梅乾,還有楊梅酒、楊梅汁等。

“果汁主推‘浮宮楊梅’,每年差不多收購3000多噸,今年預計會達到4000噸左右。”果寶(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經理陳銀英認爲,楊梅衍生產品可做的有很多,楊梅汁、楊梅漿、無核楊梅等,每年公司都會推陳出新,推出新產品。

楊梅紅,“紅”一方。作爲福建省最大的楊梅之鄉,近年來,龍海通過全鏈條、高品質、深融合打造“浮宮楊梅”立體文化品牌,進一步激發產業活力。目前,龍海區楊梅種植面積累計約64412畝,其中採摘面積56466畝,產量6.9萬噸,楊梅全產業鏈產值超10億元。(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