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溫州都市報

流動的“狗販”打游擊戰,產生噪音、佔道經營、賣“星期狗”

原景山花木市場這個“週末病”怎麼治?

部門:多部門聯合執法引導,景裏中心正在建設,“症狀”有望緩解

“景裏中心”效果圖 圖片來源甌海發佈

溫都訊 近日,不少市民撥打溫州都市報新聞熱線88868886反映,位於市區將軍橋的景山花木市場雖然已經搬走,但每到週末還是有很多流動狗販擺攤,還有一些寵物店佔道經營,給周邊居民造成不少困擾。

昨天,記者來到現場時發現,市民反映存在流動狗販的地方,主要是指方正組團、長城組團周邊。當天上午,現場人流量較少,還有執法隊員在周邊巡邏,現場還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位進行了分離。

居民王先生說:“平時還好,基本沒什麼流動攤販,但一到週末現場就會來很多流動狗販擺攤,產生噪音不說,還給周邊交通造成了一定擁堵;不僅如此,他們還和執法人員玩起‘游擊戰’,管理非常困難。”

在人們記憶深處,位於將軍橋的“景山花木市場”,曾用16年光陰,承載了一代人的童年和生活記憶。但隨着城市發展,該市場因自身空間侷促、設施陳舊、功能單一、用地受制等硬傷,以及業態亂、標準低和環境差等難題無法克服,於2019年5月停業搬遷。但在附近經營花草、寵物的店鋪還是留了下來,不少市民買綠植時還是習慣前往該市場。

居民陳先生說,市場雖然搬遷,但現場還有人流,也因此吸引了許多流動狗販。“這些不規範的狗販,不僅給周邊居民造成困擾,他們出售的寵物狗有不少還存在質量問題,比如‘星期狗’(指從路邊的狗販子或者非專業寵物店買來的小狗,買時非常精神、活潑可愛,可是買回家後7天左右就會出現問題,如嘔吐、咳嗽、便血,甚至死亡。這些狗通常攜帶病毒,傳染性強,發病率高,治癒概率較低,嚴重的會傳染給主人疾病,多數攜帶人犬共患疾病)等。”

甌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景山中隊副中隊長趙定忠說,到了週末,原將軍橋花鳥市場確實有流動狗販擺攤的情況,針對該情況,在街道牽頭下,綜合執法部門聯合了多部門進行整治,也取得一定成效。“鑑於流動狗販屢禁不止的情況,我們目前的做法是加強巡邏執法,並引導這些攤販合規經營。”

甌海區景山街道宣傳委員周勝勇說,不久後,將軍橋花鳥市場原址將煥然一新,佔地規模63000多平方米的“景裏中心”將在此拔地而起,人們記憶深處的花鳥交易市場,也會與此無縫相融。“我相信,隨着以後景裏中心的建成開業,將有效緩解方正組團、長城組團周邊的情況。”

■溫都記者 蔣文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