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23年普華永道A股合作客戶107家,已有9家終止合作。

來源 | 債市觀察

自恒大財務造假案處罰結果出爐後,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即PwC;與普華永道中天合併簡稱“普華永道”)日子一直比較難捱。

先是因網絡盛傳的舉報信引發香港會財局調查,沒過多久市場又傳言,其將面臨鉅額罰款,中國區業務可能被暫停。普華永道剛剛澄清沒多久,市場又關注東鵬飲料(605499.SH)、青島港(601298.SH)、粵電力A(000539.SZ)三家上市公司接連與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簡稱“普華永道中天”)取消審計業務合作,而這三家客戶一年爲普華永道中天支付的審計費合計超2000萬元。

此前5月13日,被譽爲內資八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大華所因金通靈財務造假,被監管罰沒了4000多萬,遭遇成立以來最嚴重的聲譽危機。而面對恒大的5641億的財務造假,連續爲其提供14年審計服務並出具“無保留意見”報告的普華永道,又該承擔哪些責任呢?

01

接連有“大客戶”取消續聘

5月14日,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東鵬飲料”)發公告宣佈,取消與普華永道中天的審計業務續聘。東鵬飲料稱,是鑑於普華永道近期相關事項尚待公司進一步覈實,基於審慎原則而取消。

據瞭解,普華永道中天與東鵬飲料已連續合作6年,據東鵬飲料2023年財報顯示,其支付給普華永道中天的審計費爲325萬元(含內控審計費85萬元)。

事實上,這並不是普華永道近期丟的第一個單子,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普華永道已經連丟了兩個大單。

4月27日,青島港發佈了關於變更2024年度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稱因與普華永道中天的合作已經超過規定的最長年限。此前兩家公司已連續合作11年,2023年度普華永道中天的審計費用爲857萬元。

另外,粵電力A也於4月30日宣佈不再與普華永道中天續約,而粵電力A和普華永道中天的的合作也已長達8年。對於變更原因,粵電力A表示綜合考慮公司發展情況及審計工作需要。2023年度,粵電力A支付給普華永道中天的審計費用爲900萬元。

根據自媒體“YCY會計行業觀察”統計,普華永道中天合作的A股公司客戶有107家,2023年審計費收入合計有8.2億元。截至5月15日,這107家A股公司中有9家改聘其他所,佔比8.4%,同時另有7家A股公司新聘普華永道中天擔任2024年報審計。

02

傳中國區業務將暫停

普華永道緊急回應

其實,隨着恒大事件發酵,普華永道已經陷入漩渦很久了。

4月中旬,一則題爲《是誰把普華永道帶入恒大這個火坑的?》的舉報信在市場炸開了鍋。因舉報信傳聞甚囂塵上引發了香港會計及財務彙報局(簡稱“香港會財局”)關注,遂就該舉報信的相關內容展開調查。

但調查結果還沒出爐,又有普華永道中國業務將被暫停的消息在坊間瘋傳。消息稱,因涉恒大造假案被查,普華永道將面臨鉅額罰款,後續的處置方案爲:“罰款10億-20億,具體金額還在談,並退出所有國企項目(部分需要重新召開股東大會,部分正在談續約),退滬上所暫停半年,南方所關停,部分成員勸退或者調動。”

對此,普華永道在5月10日深夜緊急發佈聲明稱,社交平臺傳播的關於普華永道的消息均爲虛假信息,並非來自內部官方渠道,而普華永道的商標是被未經授權盜用。

在此風波之前的2月份,據媒體報道中國恒大的清算人(安邁顧問有限公司杜艾迪(Edward Simon Middleton)先生和黃詠詩女士)正在準備起訴恒大的審計機構——普華永道。

這也是新“清盤人”上任以來,做的最震動市場的舉措。據媒體報道,杜艾迪和黃詠詩已與至少兩家律師事務所進行了初步溝通,探討起訴的可能性。

恒大自2009在香港上市以來,一直由普華永道負責審計工作。恒大每年發財報均需取得普華永道的審計意見,而在醜聞曝光前,普華永道每年給恒大出具的都是無保留意見書,認爲恒大的財務報表是真實、可信。

作爲全世界最爲知名的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安永)之一,普華永道的專業性、嚴謹性和可信度深受外界認可。直到恒大醜聞曝光之後的2023年1月16日,才辭任恒大及旗下恒大物業恒大汽車的審計機構。

外界普遍認爲,普華永道在對恒大進行審計時存在失職行爲,導致恒大的債務危機長期被掩蓋,誤導了衆多投資者。

據房地產行業媒體觀點網援引消息人士觀點稱,索償需清盤人證明普華永道有失誤引發債權人受損。目前的情況是“清盤人”是在採取措施,保護他們向審計機構提出索賠的權力。

其提到,過去10年,作爲債權人收回款項方式之一,起訴審計機構已是常態。根據香港法律,清盤人通常可在涉嫌不當行爲發生後6年內提起訴訟。

如果恒大清盤人最終起訴普華永道,這將是普華永道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遇到的最棘手的聲譽危機。

以史爲鑑,23年前,美國的安然公司被曝出財務造假,聲名狼藉。而其審計機構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也因此倒閉。值得注意的是,安達信與普華永道,均是擁有超過80年曆史的國際知名審計機構,然而安然醜聞拖垮了安達信,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普華永道是“安然事件”的受益者,從安達信流失的客戶、人才、資金,不少都流入了普華永道。

但歷史驚人的相似,23年後,當年的受益者普華永道也遇到了類似安達信當年的聲譽危機。

而針對普華永道中國業務或被暫停的消息,有脈脈用戶表示,“此次事件讓其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失”,而從前述幾家公司與其取消續約來看,恒大財務造假案的餘波還在持續,目前普華永道的業務正在受到影響。

03

普華永道該擔什麼責?

針對中介機構在恒大地產欺詐發行案中的責任問題,多名律師和財會審計專家此前曾表示,鑑於該案所涉財務造假金額巨大,證監會應對中介機構進行調查,若中介機構存在未能“勤勉盡責”情形,可能要被證監會處罰並承擔連帶民事賠償責任。

在恒大財務造假的過程中,普華永道審計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爲專業的審計機構並沒發現恒大地產財務造假的問題。

對此,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財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奕杉表示,恒大地產跨期確認收入應該是與其發債相關。

根據以前實行的《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發行人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潤不少於債券一年利息。現在是要求不少於1.5倍。這應該是驅使恒大地產財務造假的動因。另外通過粉飾報表數據,也對其股價有很好的穩定和提升作用。

一般跨期確認收入,或者說公司財務造假,肯定是需要多部門聯合,甚至需要外部的協助。從證監會的處罰內容也可以看出,涉及到了恒大地產的很多高管。

不過,劉奕杉也認爲,審計機構是否存在審計失敗並不好定論。因爲不好判斷審計有沒有盡到勤勉盡責義務。

而從監管層來看,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的要求越來越高。

2023年1月,北京證監局發現,瑞華所在對昊華能源2015年至2018年財務報表審計時,未勤勉盡責,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責令瑞華所改正,罰沒745萬元,對2名註冊會計師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5萬元的罰款。

2023年6月,瑞華所又因在航天通信年報審計中存在財務報表錯報、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等原因,被證監會沒收業務收入317萬元,並處以634萬元的罰款,兩名簽字註冊會計師也被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2024年5月13日,大華所在審計金通靈2017年至2022年年度財務報表時,因未能履行勤勉盡責義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等原因,被江蘇證監局沒收業務收入688.68萬元,處以3443.4萬元罰款,並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的行政處罰措施,另外,該公司旗下項目合夥人、簽字註冊會計師,也分別被並處以150萬元、80萬元、40萬元罰款。

面對中介機構責任履職不到位的現象,監管層的連續發聲,密集出臺政策,旨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2020年3月在《刑法修正案》中,明確將保薦人作爲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和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的犯罪主體,適用該罪追究刑事責任,最高可判處10年有期徒刑。

4月12日,國務院發佈新“國九條”,其中提到,進一步壓實發行人第一責任和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建立中介機構“黑名單”制度,堅持“申報即擔責”,嚴查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問題,加大發行承銷監管力度。

而自證監會新任主席上任3個月以來,各監管機構已對至少29家券商開出百張罰單。

監管層、法律對中介機構的處罰、追責已成常態,這也對中介機構的執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這一系列的監管升級和制度完善,能夠真正促使中介機構迴歸“看門人”本位,從而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而不是與個別上市公司“同流合污”。

因恒大財務造假,普華永道連受打擊,在中國遭遇了最嚴重的業務和聲譽危機,爲挽回市場信任,普華永道應該怎麼做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