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網

光明網評論員:又到一年畢業季。近日,國內某高校教授發文直陳其指導的博士論文遭遇“惡意評審”,這個火藥味十足的話題很快攪動了輿論場。

在這篇公開聲討的文章中,該教授不厭其煩地對匿名評審給出的多條意見逐一進行了反駁,並認爲“這篇評審意見違背了學術評審基本原則,與評審者所展現出的學識有限,水平不足以承擔如此嚴肅的學術評議工作相比,其評審態度之傲慢、判斷之武斷、標準之主觀,讓人歎爲觀止”。“惡意評審”是否成立,還有待第三方調查。據報道,上述文章所反映的問題,“學校有申訴機制,因爲關係到學生的切身利益,我們學院已經介入並先向學校反映了這一情況。”

目前,申訴結果尚未可知。不過顯然,對事件的關注和討論並未隨着學校申訴機制的啓動而消退。在社交媒體上,不少高校教師順着已經扔出的“探路石子”,分享自己指導的論文遭遇“莫名其妙”匿名評審的經歷,如評審意見過於粗疏,對同一篇論文不同評審者給出的評價反差過大等等,討論也逐漸聚焦在一個問題上:如何減少畢業論文匿名評審的“誤傷”?

有必要先來科普一下何爲研究生畢業論文匿名評審,也即盲評制度。簡單來說,就是一篇畢業論文在經過初審、再審和終審後,在進行畢業論文答辯前,將論文作者和指導教師等信息隱去後,提交到相應的系統或平臺,一般會根據論文的研究方向等分配至至少同學科和專業的評審專家進行審覈,一般會有不少於2位評審專家對同一篇論文進行審覈並給予評價。對於被評審人也即論文作者來說,評審專家也是保持匿名的,因此該項制度被稱作“雙盲”。在博士畢業論文中,雙向匿名評審已全覆蓋,且成“規定動作”。

匿名評審在隱去評審者和被評者個人信息的同時,也一併將可能的關係網絡、人情因素的干擾屏蔽了,讓評審專注在論文的質量上。這種嚴格和客觀以及由此帶來的壓力傳導,對於提高學位論文的質量和博士生培養質量都大有裨益,也有助於營造敬畏學術的文化氛圍。按照不少學校的規定,如果匿名評審審議情況不佳,學生將可能面臨延畢、不授學位等結果,對於苦讀十幾載的學生來說,哪一個都不是能輕鬆承受的。而且這塊“疤痕”在其未來的學術生涯和職業發展中,也會一直隱隱作痛。“茲事體大”也決定了盲審一定不能是瞎審。

但就多方分享來看,不負責任的匿名評審確實存在。如果進一步來劃分的話,一種不負責任是主觀的,個別評閱人敷衍了事,可能都沒拿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仔細評審就輕率下結論;另一種不負責任則多少帶有點“被動”意味,一些論文的研究方向並未完全落在評閱人的專業“射程”內,自然也瞄不太準。爲了不給自己“挖坑”,一些老師甚至奉勸學生在論文寫作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創新性被扼殺的擔憂也由此而生。

減少匿名評審的“誤判”乃至“錯殺”,並非新話題,不少“局中人”開出的藥方也很對症。比如,優化匹配條件、細化“顆粒度”確保所託的評閱人“合適”;再比如,建立評審專家的信用檔案,並定期進行追蹤評價,引導其敬畏手中的評價權;又比如,完善學生申訴機制,降低相應的門檻,爲學生提供權利救濟的渠道,保障自身權益。希望這些“好聲音”能更多更快落地,推動完善匿名評審相關制度,更好實現制度初衷。

(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