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5月15日晚,合縱科技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雅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湖南雅城”)擬以1.30億元對價,將其持有的貴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稱“貴州雅友”)55%的股權,轉讓給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友山科技”)。交易完成後,湖南雅城不再持有貴州雅友股權,貴州雅友不再納入上市公司及湖南雅城的合併報表範圍。

合縱科技表示,本次交易主要爲整合優化資產結構及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降低經營管理成本,預計影響公司歸母淨利潤金額約爲103.41萬元(預計數據爲公司財務測算數據未經審計)。

實際上,從2021年出資設立貴州雅友,到2022年與華友控股共同增資,再到此次出售全部股權,合縱科技及其子公司在股權層面投入2.2億,卻只收回1.3億,三年間損失近億元。

佈局鈷資源的另一家子公司天津茂聯,2023年繼續虧損,資產負債率更是高達97%。合衆科技鋰電業務毛利率再度轉負,全面潰敗。

此外,作爲合縱科技傳統主業,雖然輸配電行業近年來景氣度快速回升,但公司相關業務卻並無太大起色,近期還因產品質量問題,被國網處罰並暫停中標資格。

主業不振、轉型失敗,合縱科技2023年再次陷入鉅額虧損,有息負債和財務費用大增,整體毛利率逐年走低、負債率逐年走高。考慮到前三大股東均大比例質押,合縱科技的處境已岌岌可危。

出資2.2億三年後收回1.3億 天津茂聯連虧負債率達97%

日前,合縱科技公告稱,擬將所持的貴州雅友55%股權,轉讓給華友控股旗下的友山科技,轉讓價1.3億元。交易完成後,合縱科技不再持有貴州雅友股權,貴州雅友將成爲華友控股全資子公司。

貴州雅友主要產品爲磷酸鐵,是製造磷酸鐵鋰的原材料之一,磷酸鐵鋰則用於新能源電動汽車及儲能中使用的鋰電池正極材料。

2021年12月,合縱科技控股子公司湖南雅城出資5500萬元,註冊成立貴州雅友,藉此進一步佈局鋰電材料領域。

2022年7月,合縱科技公告稱,子公司湖南雅城擬以自有及自籌資金1.65億元增資貴州雅友,全部計入註冊資本;同時,華友控股擬以自有及自籌資金增資1.8億元,全部計入註冊資本。本次增資擴股完成後,貴州雅友註冊資本由5500萬元增加至4億元。

也就是說,從2021年出資設立貴州雅友,到2022年與華友控股共同增資,再到此次出售全部股權,合縱科技及其子公司在股權層面投入2.2億,卻只收回1.3億,三年間損失近億元。

事實上,貴州雅友成立至今業績一直不佳。公告顯示,2023年,貴州雅友實現營收2.45億元,淨利潤-1.20億元;今年前4個月,貴州雅友營收1.11億元,淨利潤-0.43億元,持續虧損。

而合縱科技轉型鋰電後,虧的更離譜的是另一家子公司天津茂聯。

資料顯示,天津茂聯主業是陰極、精緻氯化鈷及電解鎳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其最值錢的資產是在贊比亞擁有的約1500萬噸銅鈷渣堆礦資源,總儲量約1500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一般的銅鈷礦提鈷,合縱科技這次買的是銅鈷礦渣,其金屬鈷提純的工藝路線相當不成熟,此前也無成功案例。

合縱科技入股時,天津茂聯曾承諾,2017年至2020年實現歸母扣非淨利潤分別爲“不虧損、不低於0.6億元、不低於3.2億元和不低於3.4億元”。然而,2020年至2022年,天津茂聯實際淨利潤分別爲-2.32億元、-2.32億元、-2.22億元。2023年,天津茂聯營收僅7635萬元,淨利潤-1916萬元。

截至2023年末,天津茂聯總資產21.53億,淨資產僅0.64億,負債率高達97%,連年虧損之下,天津茂聯幾乎已經資不抵債。

受多家鋰電材料子公司業績拖累,2023年,合縱科技鋰電業務毛利率爲-6.51%,同比大降34.76個百分點,隨着鋰電行業景氣下行,公司轉型全面潰敗。

輸配電產品因質量問題遭國網暫停中標 前三大股東大比例質押

近年,受特高壓智能電網建設等因素帶動,國內輸配電行業迎來景氣回升。而作爲合縱科技的傳統主業,公司相關業務卻沒有明顯起色,2022年和2023年,公司輸配電設備產品的產能利用率連續兩年維持在略高於30%的低位。

不僅如此,合縱科技近期還因產品質量問題,受到國家電網的公開處罰。

中國能源網最新消息顯示,4月30日,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發佈供應商不良行爲處理情況,依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供應商關係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對出現產品質量問題、不誠信等問題的供應商進行了處理。其中,合縱科技被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暫停中標資格。

公告顯示,由於合縱科技在供泰安公司的配電箱產品於2023年12月發生質量問題,因此2024年1月31日-2024年7月30日公司被暫停中標資格,處理範圍包括10kV及以下配電箱。

同時,上述處理措施須在處理期滿後,供應商合縱科技需經相關單位或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解除。

輸配電主業不振、鋰電轉型潰敗,合縱科技近幾年來毛利率不斷走低,負債率不斷走高,經營陷入巨大困境。2023年,公司歸母淨利潤-6.43億元,繼2020年後再度出現鉅虧。

2023年,合縱科技資產負債率從58.9%驟增至76.2%,有息負債增加是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長期借款從6.86億大增158%至17.71億。

受此影響,2023年,合縱科技財務費用從2022年的0.64億增至1.08億,同比增長69%;今年一季度爲0.50億元,同比繼續大增178%,呈加速增長之勢,資金面壓力有增無減。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合縱科技前三大股東劉澤剛、韋強和張仁增,已分別質押5691.36萬股、3890.66萬股和1666.13萬股,佔各自持股比例爲44.76%、72.59%和88.03%,此外公司第四和第六大股東所持股份也均有所質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