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昌5月17日電 (記者 李韻涵)低空經濟有何特徵?中國低空經濟產業鏈發展現狀如何?低空經濟如何“展翅高飛”?江西低空經濟論壇17日在南昌舉辦,多位院士爲低空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向錦武稱,低空經濟是以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爲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具有立體性、區域性、融合性和廣泛性特徵。

向錦武認爲,應大力推進低空智聯網建設,建立統一標準化的低空智聯網,推動不同部門和單位之間合作與協同,提高設施利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但同時應強化數據安全保護技術,建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採取有效加密和防護措施,防止數據泄漏和濫用。

“要鼓勵技術創新,突破技術壁壘,提高航空裝備的國產化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大響認爲,在擴充通航機場時,需儘快提供一批高質量的通航飛機和直升機。

在劉大響看來,推動低空經濟“展翅高飛”要做大做強通航飛機和救援直升機的研發製造,提供高質量飛行器的自主保障,同時還應積極推進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和航空醫療救援體系的建設。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飛機強度研究所研究員閆楚良提出,發展低空航空產業鏈,打造地區內“一小時飛行圈”的低空航空網絡,對於加快市、縣交通互聯互通,構建一體化交通網具有重要意義,成爲公路、鐵路等運輸的有效補充,滿足社會發展對快捷高效人員流動、物資流動的運輸需求。(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