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華光光電的一名青年研發人,張曉東覺得最感到快樂的時刻就是看到自己的知識能夠轉化爲實際的成果,用科技爲大家帶來生活的改變和幸福。

入職華光光電以來,他深入生產一線認真請教學習,將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以不服輸、不氣餒的奮鬥精神,歷經無數次失敗突破技術壁壘,在攻堅克難中一往無前。

同時,作爲青年人,張曉東對研發工作有一份自己的理解,就像他對射箭運動的熱愛:只要投入持續的專注,再疊加多年鍛鍊的忍耐,最終定能收穫目標得中的喜悅。這是屬於他的一個特殊等式。

下面,一起從他的講述中,瞭解他的故事。

生產線“新手”的第一課:如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交融

從求學之初,我的目標便是讓科研成果產業化,從而使先進的科技能夠服務社會、改變生活。

2020年我從山東大學博士畢業後,便投身於半導體激光芯片製造相關的科研工作中。後來有幸經華光光電的技術顧問夏偉教授引薦得以入職華光光電,開啓了從事半導體激光器的研發和製造之路。

入職華光光電是我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此之前,我主要在科研領域從事研發,但是當真正踏入生產線時,我才深切地感受到高校科研與生產製造之間的巨大差異。

科研工作是保證最優結果重複一次兩次,而企業生產要求則是將好的結果重複幾十萬次百萬次。企業生產以穩定性和效率優先爲原則,因此對產品研發工作的工藝細節和設計能力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這也是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爲了儘快投身到工作狀態中,我深知只有深入產線學習,主動向一線員工們學習請教,掌握最真實的技術資料,才能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相結合;只有深入瞭解每一個工藝細節,才能爲公司的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支撐。

隨着對生產一線瞭解的逐漸深入,我愈發敬佩公司裏那些資深研發前輩。他們憑藉豐富的經驗和不懈的努力,經歷了無數次的工程試驗和探索,最終能將器件參數優化至與理論最優近乎無異的水平。

如我的第一位直接領導——已入職公司22年的蘇主任,曾在多年間將一款激光器的設計參數優化了不下上百次,每一次都是從頭開始設計工藝,每一次都是爲了能讓性能可以提升一點點。我藉助仿真工具對器件進行計算後才發現,目前激光器的參數與模擬得出的最優條件差距僅不到5%。

正是他這種精益求精、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才讓我們的這款產品持續進步,一步步成爲國內的標杆,這樣的工匠精神令我深感敬佩,更值得我努力學習。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理論與實踐交融的重要性。只有將兩者緊密結合,才能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前進,爲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85℃的技術難題:不服輸就一定可以拿下

在科研工作中,我們經常面臨技術難題,如在高溫紅光半導體激光器的研發過程中,我們就曾遇到過前所未有的挑戰。

隨着技術進步,客戶對激光器高溫工作環境的要求愈發嚴格,工作溫度由原來的60度上升爲80度。高溫可靠性一直是半導體激光器領域的前沿難題,國外單位也在進行持續攻關,而華光光電作爲可見光半導體激光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當時也面臨重擔。

國外技術的限制和相關資料的匱乏讓我們一度陷入困境,幾十輪實驗的樣品都在85℃高溫考評中失效。

團隊在經歷過多次實驗受挫後,士氣低迷,於是我便組織大家一起聚聚餐,拋開工作聊聊各自求學歷程,引導大家去回想自己求學的奮鬥過程。在輕鬆的分享交流中我們逐漸達成了共識:科學的基本原理是恆定不變的,問題根源不在理論,而在於我們尚未發現的實驗細節。只要我們從頭再來,反覆試驗,不斷修正,一定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正是這種不服輸、不氣餒的奮鬥精神,幫助團隊度過了無數次失敗。我們一次次推翻了固有框架,一遍遍從頭開始,終於找到了一直困擾可靠性的關鍵所在,成功研發出了能在85℃高溫環境下穩定工作的650nm激光器芯片,併成功實現量產。

這一成果不僅解決了公司的技術難題,更打破了國外企業的限制,鞏固了華光光電在可見光激光芯片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團隊也倍感振奮,前沿難題的攻堅歷程幫助我們提升了自身技術硬實力,也讓我們青年科技工作者更有信心,爲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專注+忍耐=突破研發與射箭都能成立的等式

青年不追夢,更待何時?青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在我看來,青年需要保持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在認識與實踐的路上不斷進步,扛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在科研的道路上,我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爲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深知,只有不斷創新和探索,才能推動科技的不斷進步。

因此,我時刻保持着對知識的敬畏和追求,也始終認爲,好奇是第一驅動力。我喜歡探索未知領域,喜歡學習新的理論和技術,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射箭是我最喜歡的運動,從對目標的專注和無我,到肢體狀態的精確控制,都跟研發工作中個人的狀態十分相似:瞄準與持弦時的持續專注疊加多年鍛鍊的忍耐,最終收穫目標得中的瞬間喜悅。

在一次紅光激光器研發項目中,客戶對激光器的工藝精度、工作穩定性和考評手段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測試標準遠超一般產品驗證標準,這使得我們的研發進度一度陷入困境。

“研發中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目標的想象上,滿足客戶的需求才是我們最終最實際的目標。”在團隊對客戶的要求存在爭議時,我經常提醒大家,用戶是相關領域內的專家,不能讓整機中的激光系統出現故障給客戶造成損失,是我們追求極致穩定性的根本原因。

面對這些技術難題,我們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始終按照最嚴苛的標準開展可靠性測試工作,經過團隊的共同努力,我們最終完成了激光器芯片5000小時以上高溫可靠性實地考評,確保了器件可靠性數據的真實可靠。這一成果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也爲後續產品的可靠性研發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路走來,從浩瀚星空的啓蒙,到專業學習的求知,再到工作實踐的驗證,我最感到快樂的時刻就是看到自己的知識能夠轉化爲實際的成果,用科技爲大家帶來生活的改變和幸福。

努力奔跑、勇敢追夢的青年,是新時代激揚青春、砥礪奮鬥的代表。

本次獲得浪潮青年五四獎章是對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勵,但我深知每一份榮譽背後都是團隊的辛勤奉獻,當然更離不開單位領導們的培養和同事們的幫助。

榮譽是激勵,更是鞭策與責任,我會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繼續深耕主業,在集成光電子、半導體光電子器件領域繼續鑽研,爲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