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果讓年輕人寫一寫大寫數字

“壹貳叄肆伍”,估計十有八九不能

順暢地寫出來。因爲移動支付時代,

除非財務人員,個人很少用到大寫數字。

說到大寫數學,竟然是明太祖朱元璋

爲了防範貪腐而推行財務管理創新舉措。

話說明朝初年,朱元璋對元末官僚機構

腐朽,官吏貪腐成性深惡痛絕,

遂以雷霆手段,重典肅貪,明朝初年

聞名歷史的郭桓案便是之一。

據史書記載,郭桓勾結刑、禮、兵、

工等六部官員及各省官僚、地主,

利用修改公文的方法做假賬,貪污

稅糧及魚鹽等,折米二千四百餘萬石,

相當於當時全國秋糧實徵的總數。

明太祖在《大誥》感嘆說:“古往今來,

貪贓枉法大有人在,但是搞得

這麼過分的,實在是不多!”

於是決心趁機掃蕩全國貪污官員,

下令把郭桓等六部的十二名高官

及左右侍郎以下同案犯數萬人皆處死。

繫獄、充邊、擬罪者不計其數。

爲防範未然,朱元璋在財務管理上

推行改革措施,把記載錢糧數字

由漢字“一、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十、百、千”改爲大寫,

用“壹、貳、叄、肆、伍、陸、柒、

捌、玖、拾、佰(陌)、仟(阡)”代替,

增加數字塗改難度,一直延用至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