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易舍

據國家電影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達549.15億元,同比增長83.4%,已恢復至2019年票房總量的85.4%。全年票房過億的影片共有73部,約68.5%爲國產電影,票房前10名皆爲國產影片;城市院線新建影院857家,新增銀幕4880塊,同比分別增長3.5%、3.9%。

截至4月30日,A股的多家影視公司均已發佈2023年業績報告。中國電影和博納影業2家全產業鏈佈局的綜合類公司總營收爲69.42億元,同比增長40.8%。歸母淨虧損錄得2.90億元,與2022年基本持平。

投資者們對2家綜合型公司的信心似乎不太穩固。尤其博納影業重返A股上市後業績立刻“變臉”,2022-2023年累計淨虧損6.25億元,公司股價2023一年內跌幅接近40%。2024年春節檔前,股價更是連續7個交易日下挫,市值徑直蒸發24億元。

而中國電影股價繼2023年5月創下小高峯後,一路震盪下跌,2月甚至一度觸底至10.31元/股。截至發稿日前收盤,中國電影最新市值約爲217.32億元,與上市初期最高點相比縮水超500億元。

博納影業電影、劇集業務收縮超90% 中國電影發行電影收入逾20億

綜合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2023年中國電影實現營收53.34億元,同比增長82.7%,約爲博納影業同期收入的3.32倍,但與2019年相比僅恢復至58.8%;歸母淨利潤較2022年激增222.4%至2.63億元,約爲2019年同指標的24.78%。而博納影業由於2023年主投作品票房不及預期,歸母淨虧損擴大至5.53億元,2019年爲淨利潤3.15億元。

基於往期細分業務數據分析,博納影業自2018年備受好評的《紅海行動》開始,專注開發商業主旋律電影作品,內容投資收入逐漸走高。2021年其主投的《長津湖》一舉刷新中國影史多項記錄,累計票房達57.75億元,帶動電影投資和發行收入達14.54億元,佔當期總營收46.5%,較影院收入佔比高19個百分點。

然而2023年,博納影業主控的《無名》和《爆裂點》卻反響平平,總票房分別爲9.31億元、1.00億元,豆瓣評分徘徊在“及格線”上下。這導致報告期內公司電影投資收入驟降91.7%,僅錄得5819.06萬元。劇集業務也近乎停滯,全年收入只有3.26萬元,較2022年減少99.96%。

相較之下,中國電影的各板塊收入相對均衡。2020-2022年期間,公司發行板塊爲總營收貢獻比例保持在30%-33%之間。2023年,公司共發行影片570部,實現票房413.97億元,佔全國票房總額82.93%。報告期內發行板塊收入20.54億元,同比增長111.75%,佔當期總營收逾38.5%。

得益於主投出品的《流浪地球2》、參投的《滿江紅》、《孤注一擲》和《長安三萬裏》等作品票房口碑雙贏,2023年中國電影創作板塊共實現收入10.31億元,同比增長152.7%,約佔當期總營收19.3%。據年報信息顯示,公司主導或參與出品並投放市場的37部影片,累計實現票房268.89億元,佔國產電影票房總額58.45%。

2024年,中國電影主投或參投的電影已有9部登陸大銀幕,其中《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和《第二十條》總票房皆超過20億元。而博納影業僅有《飛馳人生2》1部作品上映,《傳說》、《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阿麥從軍》、《實習愛神》4部作品已完成後期製作待上映。

中國電影銀幕市佔率近28% 博納影業首次進駐西北市場

除了電影投資和發行業務,中國電影和博納影業旗下也有直營和加盟影院。

據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電影控參股和控股影院合計覆蓋全國2.16萬塊銀幕和270.91萬席座位,銀幕市場佔有率約27.9%。其中,營業控股影院共127家、銀幕957塊;期內新增加盟影院136家、銀幕838塊。由此可見,公司的加盟影院

2023年,中國電影實現放映收入11.68億元,約爲2022年同期的1.79倍。細分業務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與此前保持一致,錄得21.9%。放映板塊毛利率約爲15.45%,而2022年爲-22.33%。

博納影院的自有影城和銀幕總數與中國電影不相上下,但加盟影院規模難望其項背。報告期內,公司共擁有直營影院108家影院、892塊銀幕。即使包括127家加盟影院在內,博納影業票房總收入(不含服務費)市場份額佔比僅爲2.26%。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公司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新增1家博納影城,首次填補了西北市場空白。

報告期內,博納影業共實現影院收入12.18億元,創下自2019年以來新高。細分業務收入約佔當期總營收75.72%,較2022年同指標增長超43個百分點;毛利率約爲15.47%,而2022年錄得-20.29%。

博納影業資產週轉率墊底 速動比率連續五年負增長

作爲資本密集型產業,影視行業對流動資金的依賴性極高。同時由於作品的製作週期較長、投放和播出效果難以預估,影視公司普遍面臨回款週期長、應收賬款積壓等問題,平均資金週轉週期在1年以上。

細究2家全產業鏈佈局的綜合型公司業務構成不難發現,中國電影偏重中下游的電影發行和放映業務,博納影業則常年以上游的電影內容製作和投資爲主。

正因如此,2023年中國電影的資產週轉率同比提升81.3%至0.29次,博納影業卻較2022年下降23.1%至0.10次,在15家影視公司中排於末位。存貨週轉率也呈現類似特徵。報告期內,中國電影的存貨週轉率同比提升57.2%至2.28次,博納影業同指標卻微降7.4%至0.87次。

經營效率掉隊,博納影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由正轉負。2023年,公司淨流出7858.89萬元,而2022年爲淨流入10.78億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博納影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爲22.62億元,同比下降21.1%。

就償債能力而言,博納影業的流動比率自2019年開始4連降,2023年小幅回升至1.25。速動比率掙扎在安全警戒值1.0左右,近5年連續負增長,報告期內再降3.2%至0.9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