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易舍

據國家電影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達549.15億元,同比增長83.4%,已恢復至2019年票房總量的85.4%。全年票房過億的影片共有73部,約68.5%爲國產電影,票房前10名皆爲國產影片;城市院線新建影院857家,新增銀幕4880塊,同比分別增長3.5%、3.9%。

電視劇行業進一步減量增質。基於雲合數據平臺不完全統計,2023年長視頻平臺共有305部新國產劇集播出,較2022年減少10部。全網劇集有效播放累計3010億次,同比下降約3.0%,但《狂飆》、《長相思第一季》、《蓮花樓》等10個頭部劇集有效播放共322億次,與2022年相比增長13.6%。

截至4月30日,A股的多家影視公司均已發佈2023年業績報告。本文選取了10家主業爲院線運營、電影製作發行公司和5家主業爲劇集製作發行公司進行不同維度分析,管窺行業現狀。

電影公司全線復甦、劇集公司營利雙降 博納影業回A後連續兩年累虧6.25億

綜合年報數據來看,2023年15家影視公司合計實現總營收338.09億元,同比增長43.3%,相較2019年同指標修復72.7%。收入最高的萬達電影營收佔總營收比例約爲43.2%,與2019年相比提升10個百分點。歡瑞世紀儘管成功推出爆款《蓮花樓》,但年內僅實現收入3.36億元,同比縮水43.7%,排名墊底。

15家影視公司歸母淨利潤合計錄得3.50億元,而2022年爲淨虧損48.13億元。報告期內,有6家公司順利扭虧,2家公司虧損收窄。萬達電影以9.12億元位居榜首,一掃2022年和2019年鉅額淨虧損陰霾。百納千成和歡瑞世紀由盈轉虧,北京文化和博納影業虧損擴大,華策影視、慈文傳媒和唐德影視淨利潤有所下降,表現持續分化。值得一提的是,博納影業重回A股上市後便業績“變臉”,連續兩年累計虧損達6.25億元。

就細分領域而言,電影公司全面回暖。其中,萬達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幸福藍海上海電影5家院線公司總營收爲202.29億元,同比增長55.9%。除了幸福藍海仍陷虧損,其餘4家公司歸母淨利潤共實現12.18億元。

光線傳媒、華誼兄弟和北京文化3家電影內容製作公司總營收爲28.01億元,同比增長121.4%。歸母淨虧損合約4.01億元,較2022年同期大幅收窄77.2%;中國電影和博納影業2家全產業鏈佈局的綜合類公司總營收爲69.42億元,同比增長40.8%。歸母淨虧損錄得2.90億元,與2022年基本持平。

劇集公司普遍營收、淨利雙降。2023年,華策影視、唐德影視、歡瑞世紀、慈文傳媒、百納千成5家公司總營收爲38.37億元,同比下降13.1%。歸母淨虧損約1.56億元,與2022年的5.22億元歸母淨利潤相去甚遠。

院線公司快速回款、內容公司存貨積壓 百納千成2023年經營現金淨流出3.2億

作爲資本密集型產業,影視行業對流動資金的依賴性極高。同時由於作品的製作週期較長、投放和播出效果難以預估,影視公司普遍面臨回款週期長、應收賬款積壓等問題,平均資金週轉週期在1年以上。沒有豐厚的資金儲備無法拍出優質作品,而沒有優質作品加持又難以收回資金,“缺錢”是業內公司的“緊箍咒”。

2023年,15家影視公司的平均應收賬款週轉率約爲6.69次,平均資產週轉率約爲0.26次,平均存貨週轉率約爲12.14次。

隨着線下影院重返常態,位於產業鏈中下游的院線公司展現出回款速度快、資產變現能力強等特點,在3項指標對比中皆名列前茅。橫店影視和金逸影視的應收賬款週轉率同比提高80%-85%至25次左右。上海電影存貨週轉率同比減少近64%,仍能達到62.45次。萬達電影和幸福藍海的資產週轉率分別爲0.56次、0.41次,約爲整體平均值的2.13倍、1.58倍。

而處於上游電影和劇集內容製作公司,日子顯然不太好過。報告期內,光線傳媒、北京文化和華誼兄弟平均應收賬款週轉率約爲4.45次,慈文傳媒、華策影視、唐德影視、歡瑞世紀和百納千成的平均應收賬款週轉率則爲1.59次,約爲整體平均值的66.5%、23.8%。偏重內容投資的博納影業資產週轉率掉隊,較2022年下降23.1%至0.1次,與百納千成並列倒數第一。唐德影視自2018年“陰陽合同”事件重挫後,存貨週轉率一直介於0.25次左右,2023年該指標降至0.18次。

得益於市場快速反彈,2023年大部分影視公司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只有博納影業、北京文化和百納千成分別淨流出7858.89萬元、2125.04萬元、3.20億元。慈文傳媒2023年只實現了1227.51萬元淨流入,同比銳減95.0%。中國電影和萬達電影同期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與2022年相比激增2099.0%、270.4%,錄得淨流入19.79億元、44.23億元。

這兩家同樣是資金最雄厚的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電影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72.49億元,同比增長12.8%。萬達電影以31.58億元緊隨其後,同比微增0.3%。博納影業和華誼兄弟的貨幣資金分別較2022年下降21.1%、28.9%,百納千成和慈文傳媒同指標降幅超50%。北京文化囊中羞澀,截至報告期末賬面現金已不足1億元。

二級市場走勢也各有參差。報告期內,博納影業股價跌去接近40%。中國電影、萬達影業、光線傳媒市值分別蒸發25.39億元、21.36億元和14.96億元。與上市首日(不包括首日漲跌幅)相比,慈文傳媒和華誼兄弟股價已近乎“腰斬”。上海電影較年初增長135.5%,市值增長66.60億元。《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票房逆跌,帶動北京文化股價提升3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