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天舟文化召開2023年度股東會,這也是公司實際控制人肖志鴻3月重新擔任董事長後,首次主持年度股東會。

“未來,我們將重點圍繞文化創意、教育出版、數字科技等領域開發新業務,目前重點佈局人工智能賦能行業數字人、虛擬社交和文旅推廣等賽道,擬開展數字人、AI、VR、AR在公共安全教育和職業教育等領域的業務,開發家庭教育知識付費業務、直播電商等新業務模式。”肖志鴻表示,公司將深耕主業,堅定“大文化+科技”戰略,夯實基本盤的同時,探尋新的利潤增長點。

實控人重新掛帥

天舟文化3月1日公告顯示,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肖志鴻擔任董事長、喻宇漢擔任總裁的相關議案,完成了核心管理團隊的調整分工。

業內人士表示,肖志鴻與喻宇漢是天舟文化的“王牌搭檔”,二人雖因公司戰略調整等原因,曾退居幕後,但從未離開公司。此次再次聯手走向臺前,對公司的士氣和信心都有提振作用。

“這些年我們也走了一些彎路,不過經歷了幾年的陣痛期,公司的風險已經出清,同時我們也堅定了發展主業的戰略。”肖志鴻介紹,他將在董事會層面把控公司的整體戰略佈局,喻宇漢則負責公司產業佈局、人才建設等方面工作。

近年來,天舟文化持續優化資產和業務結構,通過股權轉讓、註銷等方式退出了一系列成長性不高、流動性較差的非主業資產。同時,積極推動四九遊債務重組等事項,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回籠投資資金支持主營業務的發展和新業務培育。

天舟文化財報顯示,公司2023年底以及2024年第一季度均大幅減虧。業內人士指出,此前,天舟文化因併購帶來的“後遺症”已經全部出清,相關商譽已計提完畢。“目前,公司的業務比較純粹,主要是教育出版和遊戲兩個板塊,在穩定的基礎上尋找新的突破口,公司有望儘快恢復盈利能力。”

肖志鴻也表示,公司將專注教育出版和遊戲兩塊業務,堅定“大文化+科技”的整體戰略佈局,提升公司核心能力。

夯實教育出版領域基本盤

教育出版作爲天舟文化的主營業務,一直穩健發展。“紙質出版一直沒有淡出市場,市面上仍有許多優秀的教輔類書籍每年的銷量十分可觀。”喻宇漢表示,教育出版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內容。

據瞭解,2023年天舟文化在穩定原有業務的基礎上,加大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力度,進一步爲客戶提供更爲全面的優質服務。同時,公司積極研發儲備新產品,構建並完善產品體系提高市場競爭力。公司憑藉數十年行業資源、內容質量、品牌和渠道優勢,教育出版業務佔據穩定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公司充分利用新技術賦能出版行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堅持數智化轉型升級,提升融合發展能力,打造全學段“產品+服務”的教育服務新模式。

此外,公司在原有業務基礎上積極開發新業務。公司與創始人、高管及核心團隊共同投資新設長沙天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及湖南天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圍繞文化創意、教育出版、數字科技等領域開發新的業務。

“科技賦能文化和教育是我們後續會去開拓的。”喻宇漢說。

積極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遊戲板塊我們在現有團隊和產品的基礎上不斷嘗試新的突破,比如將人工智能運用在文化場景領域中,將遊戲和社交緊密結合起來。”喻宇漢介紹。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通過旗下基金管理公司天舟創投投資了長沙麓卓互動科技有限公司,積極佈局面向海外市場的AI數字人、元宇宙社交平臺。目前,該平臺已經在印尼地區上線推廣。

與此同時,公司還在二次元領域進行了佈局。天眼查信息顯示,公司通過天舟創投持有西安標夢10%股權,該項目主要爲二次元社交平臺(興趣電商)初創項目。

此外,相關業內人士透露,公司還通過國金天使三期基金持有NIP Group部分股權。據瞭解,NIP Group旗下擁有王者榮耀明星戰隊武漢estar pro戰隊。

《2023年度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顯示,2023年省級以上、職業選手參與的非表演類中國電子競技賽事舉辦數量同比增長,共舉辦了127項賽事。據統計,2023年國內電競用戶達到4.88億。

“隨着電競近年來不斷‘出圈’,很多城市開始發力,出臺相關政策力求在電競產業發展的浪潮中站上‘潮頭’。天舟文化前瞻式的試水佈局,有望搶抓風口,分享電競產業發展的紅利。”上述業內人士認爲。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