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易舍

據國家電影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達549.15億元,同比增長83.4%,已恢復至2019年票房總量的85.4%。全年票房過億的影片共有73部,約68.5%爲國產電影,票房前10名皆爲國產影片;城市院線新建影院857家,新增銀幕4880塊,同比分別增長3.5%、3.9%。

截至4月30日,A股的多家影視公司均已發佈2023年業績報告。萬達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幸福藍海上海電影5家院線公司總營收爲202.29億元,同比增長55.9%。除了幸福藍海仍陷虧損,其餘4家公司歸母淨利潤共實現12.18億元。

行業全面回暖,但院線公司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卻都差強人意。2024年1月29日至2月5日期間,萬達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和幸福藍海股價連續至少5個交易日下跌,平均區間累計跌幅近25%。與年初相比,幸福藍海、橫店影視和金逸影視市值分別蒸發11.22億元、14.40億元、14.34億元。萬達電影“易主”一事塵埃落定,由港股上市的影視公司中國儒意正式接手,推動股價一度漲至16.51元/股,基本恢復至2021年年中同等水平。

幸福藍海營收掉隊、仍未扭虧 金逸影視廣告收入降近三成

隨着線下影院重返常態,2023年5家院線公司整體營收、淨利雙增。萬達電影以146.20億元營收領跑,爲院線公司總營收貢獻約72.3%,是第二名橫店影視同期收入的6.22倍。同比增速最快的是規模墊底的上海電影,總營收較2022年增長115.9%至7.95億元。幸福藍海收入雖然也同比大幅增長74.6%,但規模在5家公司中是倒數第二名。

萬達電影同樣是歸母淨利潤最高的公司,報告期內共錄得9.12億元,同比激增147.4%。橫店影視、上海電影、金逸影視均順利扭虧爲盈,2023年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3.06億元,而2022年爲淨虧損10.34億元。幸福藍海是唯一一家仍身陷虧損的公司,不過與2022年相比虧損已大幅收窄93.4%。

對於院線公司而言,電影放映、廣告和影院商品及餐飲銷售是主要收入來源。2023年,萬達電影的電影放映收入同比增長56.9%至84.45億元,佔當期總營收比例57.8%,較2022年提升2.5個百分點。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幸福藍海和上海電影的放映收入合計不超過46億元,約爲萬達電影同指標的54.4%。

萬達電影的產品銷售和廣告收入也都達到10億元以上,佔比當期總營收約22.4%。而其餘的4家院線公司細分收入均在千萬級別,對業績影響有限。據年報信息披露,2024年萬達電影計劃將自研的“原始鮮言”飲品系列化並拓展外部銷售渠道,進一步提高賣品收入。

此外,電影排片量、觀影人數回暖,令大部分院線公司廣告收入得以增長。報告期內,上海電影的廣告業務收入增幅最高,較2022年增加40.4%。金逸影視對廣告商的吸引力似乎減弱,廣告服務收入僅實現4921.57萬元,與2022年相比下降27.8%。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位於中下游的院線發行公司都在積極地向上遊內容製作、IP投資延伸佈局。

2023年,萬達電影投資出品的《他是誰》、《最燦爛的我們》、《三大隊》等劇集在衛視和長視頻平臺播出,電視劇製作發行及相關業務收入約爲7.42億元,同比翻了近5倍。幸福藍海主投的《江河水》、參投的《星落凝成糖》和《生命中的好日子》登陸多家衛視,與愛奇藝定製的《孤舟》也已定檔。報告期內,公司電視劇收入約爲1.94億元,同比顯著增長超40%。前五名的影視劇作品收入合計約1.91億元,佔總營收19.0%。

萬達電影影院、銀幕數量奪魁 橫店影視靠直營模式收入逆襲

院線公司多采取直營和加盟混合模式運營,旗下的影院和銀幕數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市場地位。

綜合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截至2023年12月31日,萬達電影的影院和銀幕數量分別爲905家、7546塊,位列第一。其中,直營影院709家,加盟影院196家,直營銀幕約爲加盟銀幕的4.43倍。加盟影院最多的是上海電影,數量逼近800家,直營影院僅佔比6.0%,加盟銀幕和直營銀幕數量分別爲5101塊、375塊。金逸影視兩項指標雙雙排於末位,但直營和加盟模式較爲平衡,直營銀幕和加盟銀幕佔比約爲46.0%、54.0%。

影院、銀幕數量也與票房收入直接掛鉤。報告期內,萬達電影直營影院票房收入(不含服務費)約爲75.60億元,同比提高72.2%,恢復至2019年的96.4%,超出第二名上海電影同指標1096%。若基於票房統計,公司直營影院市場份額約爲15.1%,單銀幕產出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85倍。

幸福藍海、金逸影視和橫店影視的影院和銀幕數量級相當,票房總收入都介於20-23億元之間。雖然金逸影視票房收入略高於橫店影視,但由於直營影院和銀幕更少,金逸影視的直營影城票房收入僅佔當期總營收57.9%,在全國影投公司中排名第6位。而橫店資產聯結型影院(直營)票房收入佔比達86.6%,居於全國第2位。

細究各院線公司的主營電影放映收入不難發現,直營影院和銀幕對於票房收入轉化至關重要。2023年,上海電影的票房收入僅次於萬達電影,但放映收入只有5.83億元,佔當期票房收入約13.0%。相較之下,橫店影視雖然票房收入掉隊,但得益於直營模式,放映收入比票房收入還高2.2%。

應收賬款、存貨週轉率普遍回升 上海電影流動、速動比率雙降

作爲影視產業鏈的中下游,院線公司普遍回款速度更快、存貨積壓狀況較少,應收賬款週轉率和存貨中週轉率在15家影視公司中皆名列前茅。

報告期內,橫店影視和金逸影視的應收賬款週轉率分別爲26.85次、24.17次,同比提升85.0%、79.6%。幸福藍海和上海電影雖然排於末位,但較2022年都實現了超100%增長;金逸影視和上海電影2023年的存貨週轉率達到60次以上,橫店影視、幸福藍海存貨週轉率與2022年同期相比明顯修復,分別增長85.0%、69.9%。

經營效率提升,帶動公司流動性增強。2023年,萬達電影以44.23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穩居榜首,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爲31.50億元,流動比率同比提升20.4%。幸福藍海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淨流入爲3.66億元,與2022年相比翻了近23倍,貨幣現金同比大幅增長59.0%,速動比率攀升至安全警戒值以上。

而上海電影由於支付併購投資款及上海影城改造款項,報告期內現金支出高達13.96億元,同比增長156.1%,導致期末賬面資金同比減少37.6%,流動和速動比率分別下降6.5%、7.3%。不過即便如此,上海電影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表現也遠超其餘4家院線公司。

相關文章